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四)a(91)(第2页)
朱丽合上电脑,伸手握住他的手。"你出技术和经验,我出资金和客户,这就是合伙的意义——优势互补。"
她的手掌温暖干燥,指甲修剪得圆润整齐。陈志远想起高中时这双手曾经递给他多少张纸条,多少本借给他的书。那时他怎么就没看出,这双手的主人有着怎样坚定而果敢的灵魂?
"好。"他回握住朱丽的手,"我们试试。"
接下来的几天,老屋变成了临时工作室。陈志远清理出朝南的房间,搬来两张旧桌子和几把椅子;朱丽从县城买回二手电脑和打印机。他们在门口挂了个手写的牌子:"原点设计——筹备中"。
第一项工程是帮李大爷修屋顶。陈志远画了详细的施工图,朱丽则联系建材商拿到了折扣价。两人一起爬上屋顶,拆下老化的瓦片,铺上新的防水层。四月的阳光已经有些灼人,汗水很快浸透了他们的t恤。
"左边再高一点。"朱丽跪在屋脊上指挥,"对,就是这样。"
陈志远调整瓦片的角度,突然脚下一滑。他本能地抓住屋檐,身体却已经失去平衡。
"小心!"朱丽扑过来抓住他的手臂,巨大的惯性让她也向前倾倒。两人一起跌坐在倾斜的屋顶上,朱丽半个身子压在陈志远怀里,她的发丝扫过他的脸颊,带着汗水和阳光的气息。
时间仿佛静止了几秒。陈志远能感觉到朱丽急促的呼吸,和自己胸腔里如雷的心跳。她的眼睛在近距离下呈现出琥珀色的纹路,睫毛上沾着一点灰尘。
"没事吧?"朱丽轻声问,却没有立刻移开身体。
"没...没事。"陈志远的声音有些嘶哑。
朱丽慢慢坐直身体,脸颊泛着红晕。"休息会儿吧,太阳太大了。"
他们坐在屋顶上喝水,远处是连绵的绿色田野和零星的农舍。陈志远想起大学时去安徽写生,也是这样坐在老房子的屋顶上画速写。那时的他梦想着设计出令人惊叹的建筑,却从未想过有一天会回到农村,为一个漏雨的屋顶忙碌。
"想什么呢?"朱丽问。
"想起大学时光。"陈志远喝口水,"那时候觉得未来有无限可能。"
朱丽若有所思地看着远方。"现在觉得可能性变小了?"
"不,只是...不同了。"陈志远转头看她,"你后悔从意大利回来吗?"
朱丽沉默了一会儿。"有时候会想,如果留在米兰,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她用手指轻轻敲击水瓶,"但父亲生病那段时间,我每天去医院陪他,听他讲我小时候的事...那些是金钱和事业换不来的。"
陈志远想起自己父母去世时,他正因为项目赶工没能陪在身边。等他请到假回来时,父亲已经下葬,母亲躺在病床上,用最后的力气握着他的手说:"别太拼命,多为自己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