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闲客 作品

五百公里以外(二)(103)(第2页)

临江县比他想象的还要小。一条主街道两旁是各种店铺,几家银行,一个农贸市场,仅有的两家像样的餐馆门口停满了电动车。街上行人不多,大多步履悠闲,与大城市里行色匆匆的人流形成鲜明对比。

王新文走进一家小面馆,点了一碗牛肉面。面端上来时,老板娘热情地搭话:"小伙子不是本地人吧?来办事的?"

"嗯,来面试的。"王新文说。

"哟,考公务员啊?"老板娘眼睛一亮,"那可是好事!咱们这儿公务员待遇可好了,房价又低,日子过得舒坦着呢!"

王新文笑了笑没说话。面很香,汤头浓郁,牛肉炖得软烂,比他在城市里吃过的任何一碗面都要实在。

回程的大巴上,王新文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田野和山丘,思绪万千。这份工作意味着稳定,意味着父母会为他骄傲,但也意味着放弃大城市的生活,远离朋友和熟悉的一切。五百公里的距离,在高铁时代不算远,但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轨迹。

两周后,录用通知如约而至。王新文盯着邮件里的"恭喜"二字,心跳加速。他拨通了家里的电话,父母欣喜若狂。

"太好了!这下可算踏实了!"父亲的声音里是掩饰不住的喜悦,"什么时候报到?"

"下个月一号。"王新文说,"但我还没决定要不要去。"

"什么?"父亲的声音陡然提高,"为什么不去?这可是铁饭碗!你知道现在找工作多难吗?"

"爸,那地方太远了,我谁也不认识..."

"远什么远!高铁两个小时就到了!"父亲打断他,"你都三十岁了,还这么不成熟!"

电话那头传来母亲的劝解声,然后是父母小声的争执。王新文把手机拿远了一些,突然感到一阵烦躁。

"我先考虑考虑。"他挂断电话,倒在沙发上盯着天花板。

接下来的几天,王新文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矛盾中。他咨询了几个朋友的意见,得到的反馈两极分化。支持的一方认为编制难得,错过可惜;反对的一方则认为为了一个县城岗位放弃大城市生活不值得。

与此同时,他收到了一家广告公司的面试邀请,职位和薪资都还不错。面试很顺利,hr暗示他很有希望被录用。

"我们下周一会给你最终答复。"面试结束时hr微笑着说。

周末,王新文回了趟老家。父母见到他自然又提起临江的工作,饭桌上的气氛渐渐变得紧张。

"那家广告公司也挺好的,发展空间大。"王新文试图解释。

"好什么好!"父亲把筷子拍在桌上,"还不是说裁员就裁员!你看看你现在,三十岁了连套房都没有,怎么结婚生子?"

"老刘家的儿子在深圳买了房,去年被裁员后现在房贷都还不起!"母亲帮腔道,"编制多稳定啊,工资虽然不高但一辈子有保障..."

王新文放下碗筷:"我吃饱了。"他起身离开餐桌,回到自己小时候的房间关上门。

房间里还保持着他上大学前的样子,书架上摆满了中学课本和辅导资料。王新文坐在书桌前,拉开抽屉,里面塞满了各种奖状和证书——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作文比赛二等奖...那些曾经让父母骄傲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