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闲客 作品

五百公里以外(六)(107)(第2页)

"这是农技站的小李和小张,"刘大姐头也不回地介绍,"这是农局新来的小王。"

两个女孩冲王新文点点头,继续低头玩手机。车子驶上崎岖的乡道后,信号逐渐消失,她们才不情愿地收起手机。

"咱们先去青山村,那里种了上千亩柑橘。"刘大姐说,"去年收购价才七毛,村民们差点把村委会掀了。"

两小时后,车子停在一个山坡上。放眼望去,成片的柑橘树挂满了金黄的果实,在晨光中闪闪发亮。十几个村民已经等在村口,看到车子立刻围上来。

"刘干部!今年可得帮我们想想办法啊!"一个满脸皱纹的老汉抓住刘大姐的手,"再卖不上价,娃们的学费都没着落了!"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王新文跟着刘大姐走访了几户果农。他惊讶地发现,这些柑橘品质极佳,甜度高、汁水足,但因为没有品牌,只能被中间商低价收购,再贴上其他产地的标签高价卖出。

中午在村委会吃饭时,王新文提出了第一个想法:"我们能不能自己搞品牌?直接对接超市或者电商?"

村支书苦笑:"年轻人,想法是好的。但注册商标要钱,设计包装要钱,找销路要关系...我们哪有这些?"

"县里可以牵头啊。"王新文转向刘大姐,"如果能统一品牌、统一包装,再联系几个销售渠道..."

刘大姐扒拉着碗里的米饭:"以前试过,没成。没人懂这些。"

回程的路上,王新文一直盯着窗外的柑橘园。他突然意识到,这或许是他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市场营销正是他的专业所长。

当晚回到宿舍,王新文立刻打开电脑开始查资料。临江柑橘品质优良却卖不上价的问题,核心在于品牌建设和销售渠道。他熬了个通宵,做出了一份详细的方案:注册"临江蜜橘"商标,设计统一包装,建立电商销售平台,同时联系省城超市直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