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公里以外(十五)(116)(第2页)
"我们已经安排了救护车和专业护送,"林医生安慰道,"苏芷晴联系了市医院心内科的副主任,他会亲自接手。"
王新文握住母亲颤抖的手:"妈,听医生的吧。苏芷晴...她很专业。"
救护车转院的路上,王新文坐在父亲身边,看着监护仪上跳动的数字和曲线。父亲偶尔会微微睁开眼睛,但很快又因药物作用而昏睡过去。王新文轻轻握住父亲的手,那只曾经打过他、也抚摸过他头顶的大手,现在无力地蜷缩着,皮肤松弛,布满老年斑。
市医院的接诊非常顺利。正如林医生所说,心内科副主任亲自在急诊门口等候,迅速安排了各项检查。检查结果印证了林医生的判断——父亲需要再做一次支架手术。
签字同意手术时,王新文的手抖得几乎握不住笔。母亲在一旁不停地抹眼泪,亲戚们七嘴八舌地给出各种建议,让他更加心烦意乱。
"王新文?"一个护士走过来,"有你的电话,说是苏医生。"
医院的座机电话里,苏芷晴的声音清晰而冷静:"情况我已经了解了。李主任是我师兄,技术非常好,你父亲会没事的。"
"谢谢你..."王新文喉咙发紧,"没有你帮忙,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别想这些,专心陪家人。"苏芷晴顿了顿,"如果需要,我可以请假过去。"
"不用,你工作那么忙..."
"对你来说,没有什么是'太忙'的事。"苏芷晴轻声说。
这句话让王新文鼻子一酸。挂断电话后,他靠在墙上深呼吸,努力平复情绪。这个倔强的女医生,用她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关心和支持。
手术进行了三个小时,比预计的时间长。当李主任终于走出来,宣布手术成功时,王新文和母亲相拥而泣。
"病人情况稳定,但需要住院观察一周。"李主任摘下口罩,"你们可以轮流陪护,不过iCu有探视时间限制。"
安顿好父亲后,王新文才有空查看手机。苏芷晴发来了几条消息,询问手术情况。他回复后,对方立刻打来电话。
"太好了,"听完成功的消息,苏芷晴明显松了口气,"李主任说预后很好,只要按时服药,改变生活习惯,不会影响正常生活。"
"我爸他...一直很固执,不肯体检,不舒服也硬撑着..."王新文叹气,"这次真是吓死我们了。"
"很多老人都是这样。"苏芷晴的声音柔和下来,"等你父亲情况稳定了...我想去看看他。"
王新文愣住了:"可是...他对你..."
"正因为如此,我更应该去。"苏芷晴坚定地说,"他是病人,我是医生,仅此而已。"
三天后,父亲从iCu转到了普通病房。他的气色好了很多,能坐起来吃饭,也能简短地交谈了。王新文小心翼翼地提起苏芷晴帮忙的事,父亲沉默了很久。
"那个女医生...确实很专业。"最后他嘟囔了这么一句,算是间接的认可。
第五天下午,王新文正在病房给父亲削苹果,门被轻轻敲响。苏芷晴穿着便装站在门口,手里拎着一篮水果。
"苏...苏医生?"父亲惊讶地睁大眼睛。
"叔叔好,"苏芷晴礼貌地点头,"我刚好来市里参加学术会议,顺道来看看您。"
这个"顺道"显然是精心安排的谎言。从临江到市里要坐两小时火车,而王新文知道她今天原本是排了门诊的。
苏芷晴专业地询问了父亲的病情和恢复情况,然后仔细查看了床头的监护数据和用药记录。她与查房的医生交流时,用的全是专业术语,父亲在一旁听得一愣一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