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老王(九)(235)(第3页)
台下座无虚席,不仅有书法班的元老学员,还有更多闻讯而来的新面孔,以及社区领导、媒体记者。王建国和张淑芬作为核心创始人,身着得体的正装,胸佩红花,站在舞台中央,接受着众人的掌声和祝贺。社区主任热情洋溢地介绍着书法班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规划,特别提到了王建国和张淑芬在风波中展现的品格和担当。
王建国看着台下那一张张充满期待和喜悦的苍老面孔,听着如潮的掌声,心中感慨万千。从最初几个人凑在一起写写字,到今天挂牌成为正规的老年大学分校,这条路走得并不平坦,但每一步都充满意义。他侧头看向身边的张淑芬,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彩,眼中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老王,我们做到了。”张淑芬轻声说,声音里带着哽咽。
“嗯,我们做到了,以后会做得更好。”王建国用力点头,在众目睽睽之下,紧紧握住了她的手。这个举动,引发了台下更热烈的掌声和善意的笑声。
仪式结束后,是简朴而热闹的庆祝午宴。王建国和张淑芬被学员们团团围住,敬酒、合影、表达感谢。热闹中,两人相视一笑,悄悄溜到了礼堂外的走廊。
“累了吧?”王建国看着张淑芬微红的脸颊。
“高兴,不觉得累。”张淑芬笑着摇头,从随身的包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两个小红本。
王建国的心猛地一跳,接了过来。崭新的结婚证。照片上,他和张淑芬穿着白衬衫,肩并肩,笑容温和而幸福。就在分校挂牌的前一天,他们低调地去民政局领了证。没有盛大的婚礼,只有两颗历经风雨后更加贴近的心。
“终于…合法了,老伴儿。”王建国看着证书,又看看眼前的人,眼眶有些湿润。
“是啊,老伴儿。”张淑芬笑着,眼中也闪烁着幸福的泪光,“等忙过这阵子,叫上孩子们,我们两家人一起,好好吃顿饭,庆祝一下。”
“好!”王建国用力点头,“双喜临门!夕阳红,家更暖!”
他们依偎在走廊的窗前,看着礼堂内依旧热闹非凡的场景。窗外,阳光正好,金灿灿地洒满大地。属于他们的“夕阳红”,在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和生命的思考后,正绽放出前所未有的温暖而璀璨的光芒。家的港湾,也在这光芒中,变得更加坚实和温馨。
然而,在礼堂内热闹的角落,王磊正拿着手机,准备给台上的父母拍照。他无意中划开了手机相册,一张被设置为隐藏的、大学时代的合影(他和张雨婷在图书馆前)的缩略图,在指尖一闪而过。他的动作微微一顿,随即神色如常地关掉了相册,举起手机,对准了台上笑容满面的父母和继母。
镜头里,是幸福和团圆。镜头外,那瞬间的停顿和屏幕上闪过的一抹青春剪影,如同投入平静心湖的一粒微尘,无声无息,却只有他自己知道那涟漪曾短暂地荡开。他按下快门,将眼前真实的幸福定格。过去的,终究只是回忆了。
而在礼堂另一端的休息区,刚和几位老人交流完的张雨婷,正端起一杯水,目光不经意地投向窗外。她看到了走廊上依偎着的那对身影——她的母亲和王建国叔叔,不,现在应该叫父亲了。他们的背影在阳光下显得那么和谐、安宁。她嘴角扬起温暖的笑意。家,有了新的模样,真好。只是,当她独自收回目光,低头喝水时,眼底深处掠过一丝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淡淡的孤独。这份投身事业的充实与满足,是否能完全填补内心深处对归属的渴望?她不知道。但此刻,她选择专注于眼前需要她帮助的老人。
夕阳无限好,新的篇章已然开启。但生活的河流,总在平静的水面下,悄然涌动着新的暗流与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