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闲客 作品

隔壁老王(十五)(241)(第2页)

张雨婷靠在父亲肩头,轻声说:“其实能做的很有限。这里的法律体系、文化传统太复杂了,有时候明明知道不公平,却无力改变…”

“但你在努力,这就够了。”张淑芬握住女儿的手,“改变需要时间,就像我和你爸的书法班,不也是一点点做起来的吗?”

夕阳西下,广袤的非洲草原被染成金红色,成千上万的角马在远处迁徙,场面壮观得令人屏息。一家三口静静欣赏着这难得的美景,无需言语,心却前所未有地贴近。

“对了,周明让我带了这个给你。”王建国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

张雨婷好奇地打开,里面是一张照片——周明站在“启明法律援助中心”门口,举着一块手写牌子:“第87天,等你回家。”照片背面是他熟悉的笔迹:“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她的眼泪再次落下,但这次是幸福的泪。

意外的危机

父母到来的第五天清晨,张雨婷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营地负责人马克神色紧张地站在门外:“张,出事了!北部两个部落因水源问题爆发冲突,有妇女儿童被困。当地妇女联合会请求我们协助撤离!”

张雨婷瞬间清醒:“我马上去准备!”

“不,这次太危险了。”马克摇头,“你和你的父母留在营地,我带团队去。”

“不行!”张雨婷斩钉截铁地拒绝,“那些妇女信任的是我,我必须去。我父母会理解的。”

十分钟后,张雨婷全副武装——卫星电话、急救包、防身喷雾,登上越野车。王建国和张淑芬站在车旁,脸上写满担忧却强作镇定。

“闺女,一定要注意安全。”王建国声音沙哑,“爸等你回来。”

“妈给你煮好饭,乖。”张淑芬红着眼眶,往女儿包里塞了几包饼干和一瓶老干妈。

车队扬尘而去,张雨婷从后窗望着父母的身影越来越小,最终消失在尘土中。她深吸一口气,切换成工作状态,开始研究马克提供的冲突地区地图。

五小时颠簸的车程后,他们抵达了冲突边缘的一个小村庄。枪声和呐喊声从远处传来,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二十多名妇女和儿童蜷缩在一所小学校舍内,看到张雨婷下车,几位认识她的妇女立刻围上来,急切地说着什么。

“她们说,还有三个女孩被困在北边的农场里。”当地翻译快速解释,“是昨天去取水时被困的,大概十五六岁。”

张雨婷和马克迅速制定了救援计划:由她和两名当地向导开车前往农场,其他人负责组织现有妇女儿童撤离。

“太危险了!”马克反对,“让男同事去!”

“正因危险才更该我去。”张雨婷坚定地说,“那些女孩看到陌生男性会更害怕。我是女性,又是她们信任的律师,成功几率更大。”

最终,马克妥协了,但坚持要她带上卫星电话和信号弹,每小时汇报一次情况。

越野车在崎岖的土路上艰难前行,远处不时传来零星的枪声。张雨婷的心跳如鼓,但想到那三个可能正处在危险中的女孩,又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就在前面!”向导突然指着远处的一片玉米田,“那个红色屋顶的房子!”

车子刚停稳,张雨婷就跳了下去,用刚学会的几句斯瓦希里语高喊:“我们是来帮忙的!安全了!”

破败的农舍门缝中,三张惊恐的年轻面孔小心翼翼地探出来。看到张雨婷,她们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哭着扑进她怀里。

“没事了,安全了。”张雨婷用简单的词汇安慰她们,迅速检查了每个人的状况——除了脱水和轻微擦伤,没有大碍。

就在她们准备返回车上时,远处突然传来引擎声。两辆满载武装男子的皮卡正向这边驶来!

“快!躲起来!”向导脸色大变,拉着她们钻进玉米田。

张雨婷紧紧护着三个女孩,趴在潮湿的泥土上,心跳快得要冲出胸腔。她摸出卫星电话,却发现这里没有信号。枪声越来越近,女孩们在她怀中瑟瑟发抖。

“别怕,别怕…”她轻声安慰,大脑飞速运转着应对方案。突然,她想起背包里的信号弹——那是用来在紧急情况下呼叫直升机支援的。

“等我数到三,你们就往河边跑,别回头!”她对向导和女孩们说,然后深吸一口气,猛地站起身,拉响了信号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