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闲客 作品

隔壁老王(十七)(243)(第3页)

热烈的掌声中,张雨婷和周明悄悄从后门溜了进来。他们刚结束一个会议,特意赶来支持父母的项目。

"爸的演讲越来越棒了。"张雨婷小声对周明说。

"咱爸妈这是要搞民间外交啊。"周明笑着回应,"对了,婚房装修得差不多了,周末去看看?"

活动结束后,一家人聚在王建国家吃饭。饭桌上,王建国兴致勃勃地讲述着项目计划,张淑芬则不停地给周明夹菜——自从非洲之行后,她对这个准女婿越发满意。

"爸,妈,我和周明有个想法。"张雨婷放下筷子,"我们想把婚礼的一部分礼金捐出来,支持'书法无国界'项目。"

"这..."王建国有些犹豫,"那是你们的钱..."

"我们商量好了。"周明坚定地说,"这笔钱用在文化交流上特别有意义,就当是我们对二老事业的祝福。"

张淑芬感动得眼眶泛红:"好孩子...那项目就以咱们两家人的名义做,叫'翰墨同心'怎么样?"

"完美!"张雨婷拍手称赞。

爱的归宿

深秋的北京,香山红叶正艳。山脚下的一座古朴庭院张灯结彩,宾客盈门。今天是张雨婷和周明的大喜之日。

没有豪华酒店,没有铺张排场,他们选择了简单而温馨的庭院婚礼。王建国亲手书写了喜帖和门口的喜联;张淑芬为女儿梳起了传统的中式发髻;林雯抱着三个月大的瑞瑞担任迎宾;小彤则穿着小西装,一本正经地当起了花童。

"紧张吗?"新娘准备室里,张淑芬为女儿整理着婚纱。

"有一点。"张雨婷深吸一口气,"妈,您和爸当年结婚时什么样?"

"哪有你们现在这么讲究。"张淑芬笑着回忆,"两床被子并一床,请同事吃几颗喜糖就算礼成了。但..."她轻轻抚摸女儿的脸,"幸福不在于形式,而在于你选择的那个人,是否值得托付终身。周明这孩子,妈放心。"

婚礼仪式在庭院中央的银杏树下举行。当张雨婷挽着王建国的手臂走向周明时,金色的银杏叶随风飘落,仿佛上天撒下的祝福。小彤在前面撒着花瓣,一脸认真。

"今天我把自己最珍贵的宝贝交给你了。"王建国将女儿的手放到周明手中,声音有些哽咽,"要一辈子对她好。"

"一定,爸。"周明郑重承诺。

简单的仪式后,宾客们移步宴会区。没有山珍海味,而是王建国和张淑芬精心设计的中西合璧自助餐——既有老北京的炸酱面,也有肯尼亚风味的乌伽黎;既有传统喜饼,也有非洲木薯糕。每道菜旁边都附有小卡片,讲述这道菜背后的家庭故事。

"这创意太棒了!"宾客们纷纷赞叹。

"是爸妈的主意。"张雨婷幸福地依偎在周明身边,"他们说婚礼不仅要见证我们的爱情,也要传承家的记忆。"

夕阳西下,婚礼接近尾声。周明突然拿起话筒:"感谢各位来见证我们的幸福时刻。最后,我和雨婷想请大家移步庭院东侧,那里有一个小小的揭幕仪式。"

众人好奇地跟随新人来到东侧围墙边,那里挂着一块蒙着红布的小匾额。张雨婷和周明一起拉动红绳,红布落下,露出王建国亲笔题写的三个大字:"偕老居"。

"这是我们的新家。"周明解释道,"从今天起,这里不仅是我和雨婷的爱巢,也随时欢迎两家的父母、兄弟姐妹来小住。家的意义,就在于分享和团聚。"

王建国和张淑芬站在人群中,看着女儿女婿幸福的笑脸,看着儿子儿媳和两个活泼可爱的孙子,看着这个由两个家庭融合而成的大家庭,心中满是欣慰。

夕阳的余晖洒在"偕老居"的匾额上,那笔力遒劲的书法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爱情、家庭和传承的故事。而这个故事,才刚刚翻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