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闲客 作品

赡养的条件(七)(289)(第3页)

与此同时,周芳将父亲的人际关系理念应用到了职场。她不再像从前那样只顾埋头苦干,而是开始用心经营同事、客户关系。半年后,她不仅挽回了曾经失去的重要客户,还被提升为部门总监——这一次,全票通过。

大姐周梅把那本教育剪报扫描整理,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写了一套小学语文辅助教材。让她没想到的是,通过周父老同事的介绍,这套教材被一家教育出版社看中,正式出版发行。版税收入大大缓解了家庭经济压力。

弟弟周志勇则和妻子王丽一起,利用那本木工图鉴设计了一系列复古玩具,在周父老邻居的茶楼设立展示柜台,意外获得热销。夫妻俩共同创业的过程中,找回了当初的爱情。

周父离世百日那天,全家人回到老房子聚餐。饭后,明明和小雅神秘兮兮地说要给大家一个惊喜。两个孩子捧出一个铁盒,埋在周父最爱的桂花树下。

"这是我们做的时间胶囊!"明明骄傲地宣布,"里面有我们写给爷爷的信,还有全家的新约定!"

小雅补充道:"我和明明一起写的《新赡养条件》,第一条就是'永远不因为照顾家人吵架'!"

大人们面面相觑,随即笑中带泪。周志强揉了揉两个孩子的头发:"爷爷知道了,一定很高兴。"

林淑芬从包里拿出那本已经翻旧的黑色笔记本:"我有个提议。我们每个人都在本子上加一页,写下自己从爸那里学到的东西,然后传给明明和小雅。"

这个提议得到一致赞同。笔记本从周志强开始,依次传递。周梅写下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周芳写的是"关系是相互的,付出终有回报";周志勇写了"用心待人,手艺传家";林淑芬最后写下"赡养不是条件,是爱的自然流露"。

当笔记本传到明明和小雅手中时,两个孩子认真地翻看每一页,然后郑重地加上自己的话。明明写的是"我要像爷爷一样帮助很多人";小雅则画了一棵大树,树下围着一群小人。

夜深了,家人们陆续离开。周志强和林淑芬最后检查门窗时,一阵秋风吹过,桂花纷纷扬扬地洒落,仿佛无声的细语。

"爸一定很欣慰。"林淑芬轻声说,"他所有的'关系',都在我们这里延续。"

周志强揽住妻子的肩膀,望向窗外的桂花树。月光下,树影婆娑,仿佛老人慈祥的笑容。

在那本被翻阅多次的黑色笔记本扉页,周志强后来发现了一行之前没注意到的小字,是父亲晚年补记的:

"养儿防老,不如以老育儿。我以残年病体,终换来子女明理和睦,此生无憾矣。"

原来,这场关于"赡养条件"的漫长课程,始终是老人用生命设计的最后一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