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闲客 作品

身份(九)(298)(第2页)

长沙,那套位于老城区、承载着无数记忆的“公遇”房里,生活并未因主人的长期缺席而停滞。客厅窗台上,那盆周家子女送的金桔树郁郁葱葱,结满了金灿灿的果实。厨房里飘出饭菜的香气,一个面容和善、手脚麻利的中年妇女正在忙碌——这是阮雪和王新仁特意从老家请来的远房表亲张姨,专门负责照料兄妹俩的生活起居。

王华英已是长沙一中的高二学生,学业紧张。张姨的到来,让她彻底从家务中解脱出来,能全身心投入学习。她继承了母亲的坚韧和语言天赋,作文竞赛的奖状贴满了书桌旁的墙面,目标直指湖南师范大学的中文系。周末,她会和同学去图书馆或看展,青春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光彩。

王华民则已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度过了本科最紧张的阶段,进入了临床实习期。医院的轮转让他迅速成熟,眉宇间多了份医者的沉稳与冷静。父亲的病例资料是他重点研究的对象,每次轮转到肾病科,他都会格外留心最新的治疗方案,与带教老师深入探讨。偶尔回家,他会仔细询问张姨父亲近期的身体状况(通过电话或视频),叮嘱她监督父亲按时服药、饮食清淡。张姨总是一边盛汤一边笑着应承:“华民你就放心吧!你爸啊,现在可金贵着呢,药一顿不落!阮总隔三差五就打电话问呢!” 家的温暖,在张姨精心打理的饭菜和絮叨的关怀中,得以延续。

阮雪和王新仁因工作需要,每年也会回长沙几次。每次回来,不再是挤在出租屋的局促,而是踏踏实实回到自己名下的房子里。看着窗明几净、饭菜飘香的家,看着华英又长高了些、华民眉宇间更添沉稳,看着张姨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夫妻俩心中那份对儿女的亏欠感,终于被浓浓的欣慰和感激所取代。王新仁会拉着张姨的手,一遍遍地说着感谢的话。阮雪则会带些越南的咖啡、水果干等特产塞给张姨。这个家,虽然主人不常在,却始终流淌着安稳、向上的气息。

又是高考放榜季。这一次,喜讯来自王华英。她以优异的成绩,被湖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电话打到河内的工厂办公室时,阮雪正在主持一个项目协调会。听到女儿兴奋的声音,她示意会议暂停片刻,走到窗边。窗外,是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厂房。电话里,女儿的声音清脆而充满憧憬:“妈!师大中文系!我以后要像李老师那样,当个好老师!” 阮雪的眼眶瞬间湿润了。那个曾经在小学作文里深情描写妈妈缝补校服的小女孩,如今要踏上用文字和知识塑造灵魂的讲台了。她用力点头,声音哽咽:“好!好!英英真棒!妈妈为你骄傲!” 身后会议室里的越南同事和中方骨干,虽然听不懂中文,但都从阮总那掩饰不住的喜悦和泪光中,感受到了这份来自家庭的巨大幸福。

工厂的建设终于完成,生产线调试成功,第一批完全在越南本土生产的高端竹木模板顺利下线,质量完全符合标准,成本大幅降低!这标志着中南材料科技在越南的战略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胜利。庆功宴在河内一家高级酒店举行。总公司高层亲临,越南合作伙伴济济一堂。阮雪作为项目总负责人,身着得体的旗袍,用流利的中越双语致辞,从容自信,光彩照人。她回顾了建厂的艰辛,感谢了团队的付出和合作伙伴的支持。致辞结束,掌声雷动。总公司董事长亲自将一枚象征着卓越贡献的纯金奖章佩戴在阮雪胸前。

宴会进行到高潮,一个意外的环节插入进来。两名身着正装的工作人员,在总公司人事总监的陪同下,庄重地走到阮雪面前。总监手中捧着一个深红色的、印有庄严国徽的硬质封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