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受封汉王,拒绝就藩(第2页)
朱棣眉头一挑:“收回成命?你是要抗旨吗?”
“儿臣不敢。”朱高煦连忙解释,“儿臣并非抗旨,只是不想在大明境内就藩,保留王号,封藩之地我自去寻找。”
“哦?”朱棣来了兴致,“那你想如何寻找你的藩国?”
“儿臣想去海外。”朱高煦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目的,“随郑和一同下西洋,在海外寻找一块封地,建立属于自己的藩国。”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大笑起来:“你这小子,倒是会想!海外?那可是蛮荒之地,你确定要去那种地方?”
朱高煦挺直腰板:“父皇,儿臣已经考虑许久。大明疆域内的藩国,不过是个笼中鸟,日日提防朝廷监视。与其如此,不如去海外开拓新天地,为大明皇室另辟一片基业。”
朱棣摸着胡须,若有所思:“你这话倒也有几分道理。不过,海外凶险,你有几分把握?”
“十分把握!”朱高煦拍着胸脯,“父皇可还记得儿臣改良的新式宝船?那就是为远航而设计的。儿臣这些日子研究航海之术,就是为了这一天。”
朱棣站起身,踱步到窗前:“你这小子,打的什么主意我心里清楚。是不是觉得在大明境内当王爷,处处受制于我,不如远走海外,自立为王?”
朱高煦心中一惊,面上却不动声色:“父皇明鉴,儿臣绝无二心。儿臣只是想为大明开拓疆土,为朱家江山增添新的基业。更重要的是,儿臣所去之地远在万里之外,比起派官员监视,不如让儿臣的藩国成为大明与西方之间的桥梁。”
“何意?”朱棣目光一凛,来了兴趣。
朱高煦胸有成竹地说道:“儿臣在海外建立藩国后,可为大明与西方之间做中转贸易。大明的丝绸、瓷器运到儿臣藩国,再由藩国贩运至西方各国。同理,西方的奇珍异宝也可通过儿臣藩国源源不断地流入大明。如此一来,不仅可为大明开辟海外市场,更能充实国库,何乐而不为?”
“呵呵,你小子打的好算盘。”朱棣转过身,目光如炬,“不过,你这想法倒也合我心意。大明的确需要向海外扩张。”
朱高煦心中暗喜,面上却装作忐忑:“那父皇的意思是……”
“准了!”朱棣大手一挥,“不过,有个条件。”
“父皇请说。”
“你可以去海外建立藩国,但必须每年向大明朝贡,承认大明宗主国地位。”朱棣沉思片刻,又道,“至于官员监督一事,念在你所去之地确实遥远,就依你所言,以通商为主。但朕会派几名得力心腹随你同去,协助你建立藩国。”
朱高煦心中大喜,这比派遣监视官员要好得多。“儿臣遵旨!”朱高煦跪地叩首,“儿臣定不负父皇厚望,为大明开拓万里疆土,建立贸易中转之地,让大明国库日益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