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的小将 作品

第7章 宝船开工,研制六分仪

永乐二年夏,第一批龙骨木材已经准备好了,龙骨是选用了长度百米左右的深山巨木为原料加以预加工最终成为一个完好的龙骨木料。这一批木料总共有十根,大概可以建造十艘航海的大船,其中最短木料大概25尺(80米),最长45尺(140米)。

朱高煦看到整齐的摆放于船厂的木料,对工匠们做出了如下部署:

“我不希望有船台空着,所有船台,都给我开始造船!先用短料,给我同时开造七艘宝船!每艘,都要用上我给的加固图纸!以最快的速度,把船给我造出来!造出来后我要亲自试验,验证船只是否牢固!”

工人们领命散去,各自忙碌。造船厂内,锤击声、锯木声此起彼伏,一片热火朝天。朱高煦看到工人忙碌的样子满意的笑了,随后转身返回汉王府。他还要做出他专属的航海仪器,以及他的船队所需的比如今更复杂的旗语,使得他的美洲航海计划得到更大程度的保障。

到了汉王府,他便开始了现代六分仪原理的回顾:利用双反射原理测量太阳与海平面的夹角(高度角),通过刻度换算纬度。关键结构需实现光线两次反射(光线→指标镜→地平镜→人眼)。

“指标镜,地平镜……这都得用镜子啊。”朱高煦挠挠头,“这年头的铜镜,那清晰度可够呛,误差一大,船还不得跑到爪哇国去?”

他想起之前在船厂看到的工匠,眼睛一亮:“对了!铜镜!琉璃!找老头子要去!”

朱高煦放下笔,起身就往外走。走到门口,又折了回来,从柜子里翻出一个小木盒,打开一看,里面装着几块形状各异的琉璃碎片。

“嘿嘿,这可是我的宝贝。”朱高煦得意地笑了,“有了这些,跟老头子要人就更有说服力了。”

他把木盒揣进怀里,大步流星地出了门。

到了皇宫,朱高煦轻车熟路地来到御书房外,求见朱棣。

“这小子,又来干什么?”朱棣放下手中的奏折,有些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