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远航准备(第2页)

“文渊阁,大本堂,嘿,这可都是大明的‘图书馆’啊!这回可得好好淘一些好书。”朱高煦搓了搓手,两眼放光。

他先是直奔文渊阁。这里藏书丰富,经史子集,应有尽有。朱高煦可没时间细细品味这些书籍,他根据他现代人的经验进行挑选,农业书籍《齐民要术》、《农书》等在新大陆可以用来发展农业,百工之书对在新大陆发展初级手工工场极为重要,朱高煦誓要将每种类型的书都带上。

“嗯,这些还不够,还得去大本堂看看。”朱高煦嘟囔着,又转战大本堂。

大本堂是皇家藏书的地方,也算皇子学习的地方,这里的儒学典籍十分丰富《诗》《书》《礼》《易》《乐》《春秋》《论语》《孟子》《荀子》等典籍也要带上。

不过,光有这些官方典籍还不够。朱高煦深知,很多实用的技术都藏在民间。于是,他换上一身普通商人的装束,戴上斗笠,悄悄溜出王府,直奔京城最大的书市。

“这些官家的书,写得都太讲究了,真正管用的东西,反而不一定写进去。”朱高煦穿梭在书摊之间,眼睛不停地扫视着各种书籍。

现在还是明初,书籍市场还不是很发达,但京城作为天下文人汇聚之地,总有些奇书异本流传,但是多逛逛总是会淘到一些好宝贝。

............

“老板,这几本什么价?”朱高煦拿起一本翻了翻,上面记载着各种民间医术偏方。

书摊老板抬头看了他一眼,“这位爷,这可都是医术秘方。”

朱高煦笑了笑,从袖中掏出一锭银子,“我只是个喜欢收集奇闻异事的闲人,买来解闷而已。”

老板眼睛一亮,连忙收下银子,“爷真是爽快人!这几本都拿去吧,保准让您满意。”

朱高煦又在另一个摊位发现了一本记载民间各种机巧之物的书,里面详细记载了民间各种简易纺织机的构造和使用方法,甚至还有改良版的图纸。这对于在新大陆建立纺织业至关重要。

“这本多少钱?”朱高煦问道。

“二两银子。”摊主开价。

“成交。”朱高煦爽快的答应

除了医书和纺织书,朱高煦还淘到了一本关于水利的书,记载了各地修建水渠、水车的经验;一本冶金打制铁器的书,详述了民间铁匠的炼铁技艺;还有一本民间简单车辆的书,里面有各种民间简单船只和车辆的构造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