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布置发展路径(第2页)
他走到那张简陋的地图前,手指在好望角那个尖端点了点:“还有,在这最南边的海角悬崖上,给我立一座灯塔。不用太复杂,石头垒就行,但要高,要显眼。顶上用最好的油脂,烧得旺旺的。夜里,它就是咱们的眼睛,既能指引咱们自己将来往西边去的船回来,也能让那些可能迷航的弟兄,在绝望中看到一点光,知道家在这里。”
李鹤捧顺着他的手指看去,眼神里多了几分了然。
“至于那些土人,”朱高煦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井水不犯河水。他们不来招惹我们,我们就当他们不存在,专心干咱们自己的事。若是哪个不开眼的部落敢冲击咱们的营地……哼,那就让他们知道知道,咱们的火铳不光能打猎,更能打人。等城市发展起来,人口多了,粮食够吃了,可以尝试招安一些看着顺眼的,比如那些皮肤颜色浅一些的部落,教他们汉话,学咱们的规矩,慢慢同化。至于北边那些……听说皮肤黑得跟锅底似的,那些就别理会了,尽量隔离开。咱们是要建立新华夏,不是要弄个五颜六色的大杂烩,你也不想看到你的孙子辈,一个个黑黢黢的吧?”
他看着李鹤捧,见他眼神专注,显然在心里盘算着这些事的轻重缓急,便继续往下说:“事情听着好像就这么几件,可真要做起来,哪一件都不轻松。特别是这吃饭的家伙事儿,农业,几千张嘴等着呢,这根基要是没打牢,其他的都是空中楼阁。你得多盯着,不能光指望那些老农,他们经验再足,这地界的脾气跟咱们大明也不一样。土质、雨水、日照,都得记下来,哪块地种什么长得好,哪种收成高,都要有本账。咱们带来的种子金贵,不能瞎糟蹋了。也别怕失败,今年不成,摸清了门道,明年就好起来了。还有,收上来的粮食,储存尤其要紧,粮仓得干燥、通风,还得防鼠防盗,别辛辛苦苦种出来,最后坏了一半,或者被哪个不开眼的偷了去,那才叫冤。”
李鹤捧听得仔细,拿起旁边案几上备着的炭笔,在一块平整的木板上快速记着要点,笔尖划过木板发出沙沙的轻响。
朱高煦走到帐篷门口,看着外面忙碌的人群,声音不高却很清晰:“农闲的时候,人不能闲着。组织可靠的队伍,往周围的山里好好探探。咱们现在两手空空,什么都缺。木头石头这些看得见的就不说了,关键是地底下埋着的。铁矿、铜矿,这是重中之重,哪怕品位不高,挖出来能炼出铁疙瘩就行。咱们得自己打铁,造农具、修船、做兵器。总不能指望着船上带的那点家当过一辈子,那是坐吃山空。要是能找到煤矿,那就更好了,能省不少木炭。”
他转回头,看着李鹤捧补充道:“还有金子。这地方看着荒凉,谁知道山沟里会不会藏着狗头金?派人去找,找到了,严格控制起来,不许声张。金子这玩意儿,现在是咱们手里最硬的通货,以后说不定能派上大用场,跟谁换点咱们急需的东西,或者……嗯,总之,越多越好。但是记住了,挖金子的地方,守卫要加倍,人心隔肚皮,别为了几块黄澄澄的石头,自己人先打起来,那笑话就闹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