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卷烟
从中浦江畔那片广袤无垠的大平原归来,朱高煦回到了新京定居点。
这里是他一手建立的新家,虽然远没有大明京师的汉王府那般雕梁画栋、层楼叠榭,但踏入这简陋却整洁的府邸时,一种久违的安稳感还是包裹了他。
然而,这份短暂的宁静很快被现实冲散。
定居点千头万绪的事务如同潮水般涌来,将他重新拉回了作为定居点的领导者的职责之中。
新京的盛夏,空气湿热得像块拧不干的布,黏糊糊地贴在人身上,无端让人心头烦闷。
田地里,小麦和小米正茁壮成长,丰收的景象似乎触手可及。
但朱高煦心里知道,维持这五个初创定居点的运转,绝不仅仅是粮食的问题。
他掐指算着日子,派船队前往瀛角城,甚至远航回大明本土,向父皇朱棣和母后报个平安,这事已经不能再拖了。
一想到远在万里之外的父皇,朱高煦就感到一阵无形的压力。
那位雄才大略的永乐大帝,此刻恐怕正伸长了脖子,想知道他这个“不安分”的儿子在海外究竟折腾出了什么名堂。
空着手回去?那绝对不行。
尤其是在面对那位既英明神武又猜忌心极重的父亲时,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引发不必要的联想。
礼物必须得精挑细选。
既要能显出他这片新领地的独特富饶,证明这里的价值,足以与中原进行互利的通商。
更要能让父皇和宫里的贵人们感到新奇、满意,最好是龙颜大悦。
这样,后续的人口、物资支援才有着落,他这远在海外的藩王在大明朝廷眼中的地位,才能更加稳固,而不是被视为一个潜在的威胁。
这不仅仅是送礼,更是关乎他新事业根基的政治操作,关乎未来数十年发展命脉的关键一步。
送些皮毛?北美不缺,但父皇什么好东西没见过,皮毛在漠北就有,深入北方的游牧民族可以获得来自西伯利亚的皮毛,然后经过战争或者贸易来到大明,未必能真正打动他。
送些土著的玩意儿?猎奇有余,分量不足,怕是上不了台面。
送金银?墨西哥那边的银矿还没影呢,现有的这点家底,在富甲天下的父皇面前,恐怕不够看。
他需要的是一种既能体现新大陆特色,又能带来实际利益,甚至能让父皇觉得“这儿子在外面干得不错”的东西。
他必须让父皇看到,他朱高煦能够给大明带来一些新奇的事物,并以此来交换一些紧要的物资。
恰在此时,一个不大不小的消息传来。
新威海那边,第一批试产的纸张运抵了新京府库。
朱高煦立刻放下手头文书,起身亲自前往查看。
库房里,一摞摞新纸堆放着,散发出淡淡的草木和碱水混合的气味,有些刺鼻。
他走上前,随手拿起一张。
入手的感觉相当粗糙,纸面纤维分布不均,甚至能清晰摸到细小的草梗凸起,剌手。
颜色是那种未经仔细漂炼的暗黄,跟记忆里江南苏杭一带洁白细腻的宣纸,简直是云泥之别。
他举起纸对着光看了看,透光不匀,厚度也有些参差不齐。
随行的官员脸上有些尴尬,搓着手上前,低声解释:“殿下,这、这工艺尚在摸索,才刚开头……”
“此地不比大明,许多工具都得现造,原料也和咱们常用的竹、麻不同,还需慢慢改良……”
朱高煦却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言。
这纸确实糙得很,用来写字作画,怕是连最穷酸的书生都要嫌弃。
但他手指捻了捻,感觉纸张挺厚实,韧性倒也还过得去,用力扯了扯,不容易碎裂。
这就够了。
他手指无意识地捻着粗糙的纸面,一个已经在脑海里盘桓许久的念头,瞬间变得无比清晰。
纸!烟草!
有了这看似不起眼的糙纸,那个计划的关键一环,终于补上了。
卷烟!
这东西抽起来可比烟斗方便多了,随手抽出一根,点火即吸。
这可是新大陆独有的宝贝,后世那源源不断的利润,简直是印钞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