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美洲新年(第3页)

朱瞻壑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朱瞻壑郑重应道:“是,父王,儿臣记下了。”

“场地前方,用木头简单搭个台子,不用太复杂,能站人就行。”

“我们建立了新京,还有新威海、新郑州、新杭州、上海五个定居点,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

孩子们早早穿上了浆洗干净的衣裳,在雪地里疯跑,清脆的笑声驱散了冬日的寒意。

“看着吧。”

“我们还成功击败了两个土著村落,俘获了一些人手,他们如今也参与到我们的建设中,换取食物与庇护。”

“他们是新的国家的手脚,他们先明白了孤的意图,才能带着大家伙儿,朝着一个方向使劲。”

“这些朴实的愿望,就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向往。我们要一起努力,不断提升定居点的发展水平,持续营造和谐包容的氛围,把大家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做这些,与他们每个人,都有切身的好处。”

“这没错。”

“要把它变成我这个国家的一个惯例,一个传统。”

“就叫……新年贺词。”

好在,第一季粮食丰收了,虽然不多,但足以让大家安稳过冬。

“听说了吗?殿下要在年三十晚上,对咱们讲话呢!”

一个简易的木台已经搭好,不高,却足以让所有人都看清台上的人。

“一次听不明白,两次,三次,年年都说,年年都做给他们看,他们总会明白。”

他目光扫过台下,那一张张或苍老、或年轻、或黝黑、或白皙的面孔,在火光下显得格外清晰。

此言一出,一些亲历过那场冲突的汉子们,不由挺了挺胸膛。

他感到,父亲口中的“效用”,绝非仅仅是几句口号那么简单。

“今日这番话,不单是说给他们听,也是说给那些管事、小吏们听的。”

“新年贺词?”钱儒生捻着胡须,“闻所未闻啊。殿下这又是从哪儿学来的新章程?”

“儿臣听明白了。”

亲卫听得一愣一愣的。

“人心,是需要引导的。”

新大陆的第一个新年,就在这番朴实而充满力量的“贺词”中,拉开了序幕。

“但至少,是孤对这片土地上所有人的公开承诺。”

“是为了……让大家知道明年要做什么?”

朱高煦呷了口水。

殿下年三十午夜要对大家伙儿讲话?

朱高煦嘴角勾起一抹几不可察的笑意。

“时间过得很快,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在此我向大家致以最诚挚的祝福!”

大年三十傍晚,新京定居点内外,家家户户都透着一股与往日不同的忙碌与期待。

“殿下英明!”

“你还年轻,瞻壑。”

“你觉得,孤今夜站在那微寒的台上,说了这许多,仅仅是为了让他们听个热闹,鼓个掌?”

而这“新年贺词”,便是每年一度,为这构想注入力量的仪式。

朱高煦脱下略显厚重的外袍,看向一旁沉思的朱瞻壑。

人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都汇聚在他身上。

妇人们则在简陋的厨房里忙碌着,准备着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饭食,锅碗瓢盆的碰撞声,食物的香气,交织成一曲温馨的序曲。

周儒生则大大咧咧:“管他什么章程,殿下让咱们听,咱们就去听听呗!说不定是好事儿!”

一时间,整个新京都对这即将到来的“新年贺词”充满了好奇与猜测。

“汉语拼音的研讨已经开始,将来《文字大典》的编纂,就是要让识字不再是难事,让知识惠及每一个人!”

至于来年……(上一张交代此处省略字)

可道理是相通的。

宋老先生、钱儒生、周儒生几人也早早到了,站在人群的前方,神色各异。

“旧大陆的朝廷,那些祭天、朝会的礼仪,繁琐至极,说穿了,多是做给龙椅上那一位,和少数几个人看的。”

“虽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事虽艰,做则可成。在定居点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

“我们要炼出新大陆的第一块铁,第一块钢!有了钢铁,我们才能造出更好的工具,更坚固的房屋,更强大的武器!”

.......

“地方的行政架构已经初步建立,各定居点的第一次议事会选举也顺利完成,选出了大家信得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