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探险队的报告(第2页)

朱高煦的指尖在那块黑色的石头上摩挲,感受着它粗糙的表面和略显沉甸的份量。他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没有这东西,他构想中的炼铁,他期盼的炼钢,以及钢铁能够满足自身需要乃至出口欧洲获取别人的财富,都只是空中楼阁。

他不是没见过好木头。曾几何时,北美东岸那些深沉、纹理瑰丽的黑胡桃原木,经他的手,一船又一船,横渡大洋,运抵万里之外的港口。在彼处,此木是抢手货,制成的家具器物,坚固耐用,色泽沉稳,是许多人家中颇为体面的摆设,利润亦是可观。

“殿下英明!”马长风见殿下不仅肯定了煤矿的价值,连这顺带发现的木材也如此重视,并已有了详尽的盘算,心中更是振奋,只觉得这几日的辛苦疲累都值了,对殿下的高瞻远瞩也愈发钦佩。

“殿下请看此物!”马长风的声音透着一股献宝般的激动。

“只是,”朱高煦话锋一转,眉头微蹙,“眼下百废待兴,能工巧匠,尤其是善制精细木器的,新京城中怕是没几个。此事不急于一时,先将此事记下,待日后人手、工具齐备,再行规划。

朱高煦接过地图,示意他不必拘谨。他将几张地图在自己那张用本地硬木打造的简陋案桌上缓缓摊开。

这不仅仅是提升生活品质,更是实实在在的国力增强。弓坚固耐用韧性好,威力自然也大;船身坚实,便更能经受风浪与炮火。

“这等好木料,用途广泛。现在可以小规模砍伐,做成家具,改善改善大家现在的生活条件,也可以做点木制工具,木制工具虽不如铁质工具好用,但是在自产铁之前也是一个有力的补充。”

还有我们的船,”他看向马长风,眼中闪过一丝船长特有的精光,“帆船的指挥台、龙骨、外边的船壳,若能用上此等木料,抗腐耐用,海上颠簸之中,也能多几分沉稳,士卒们住着也舒坦些。

“长风,你和你的弟兄们,此番功劳卓著,远超预期。回去之后,好生休整,孤定会亲自为你们论功行赏,绝不吝啬!”

朱高煦听到“胡桃木”三个字,捏着煤块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一下。那块沉甸甸、关乎帝国基业的黑石,在他掌心似乎也因这三个字而轻了些许。脑海中,刚刚还萦绕着现代炼铁工人的劳动号子以及打铁之声,被这突如其来的木名轻轻拨开一道缝隙,牵出些许久远却清晰的记忆。

北美大陆的土著,未能有效利用脚下这片土地所蕴藏的丰富煤铁资源,技术发展自然滞后,也许是因为这片土地上的铁矿品位不高,又有可能埋藏较深,不像这煤炭一般,如此直观地袒露在他们面前。但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能先找到煤,已经是天降横财般的巨大突破。

“回来了,辛苦,你明显比出发时瘦了一圈。”朱高煦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示意他坐下,“看你这样子,收获不小?”

朱高煦的声音沉稳有力,“待你们休整完毕,我们再详议下一步的探矿、采煤,以及这胡桃木的开发事宜。事情,要一件件来,一步步做扎实。”

木材的采伐、加工、运输,也需周全考虑,不能竭泽而渔,更不能因此耽误了粮食生产和矿山开采。”

这片新大陆,就像一个尚未被完全打开的巨大宝库,正一层层地向他们展露其惊人的财富。

他脑中已然浮现出具体的用场:“首先,未来的主要政务大殿亦或是未来的议事会场所内,总得有些像样的家具。用此木打造,既坚固,也显我新明气象。

朱高煦微微颔首,在屋内踱了几步。运输确实是个大问题,但相比于找不到矿,这已经是幸福的烦恼了。“路,可以修。人手,可以调。办法,总比困难多。”

“好,好煤!”朱高煦重复了一句,手掌紧了紧,那块煤的棱角硌得他手心有些生疼,但他毫不在意。他看向地图上标注的煤矿位置,又看看马长风:“发现煤层的地方,地表情况如何?开采起来,难易程度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