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准备大湖区土著交往(第2页)
“殿下,臣明白。只是此行深入未知之地,当以何策行事?若遇不测,又当如何?”
“其次,尽可能详尽地收集各部落间的冲突情报。他们的名称、大致分布、人口数量、兵力强弱,尤其是他们之间谁和谁是死仇,谁和谁又有联合的苗头,这些都要一一记录在案,越细越好。最好能搞清楚他们为何结仇,为了女人,还是为了猎场?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这是新杭州那边最新烧制出的五件瓷器,两只碗,三个碟子。”朱高煦打开一个盒子,里面是几只造型朴拙的碗碟,釉面带着些微瑕疵,甚至有几处明显的细小裂纹,碗底还有些歪。
“男的可以去挖煤修路,女的可以纺纱织布,充实内宅,孩子嘛,从小教习汉话,长大就是我新明的好儿郎。但任何涉及割让土地、请求驻军、建立永久性军事同盟等重大条款,必须火速送回新京,由我亲自审核。”
“李恺,叫你来,是有一桩关乎我们定居点北境开拓的重任要交予你。”朱高煦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李恺回到家中,将此事与父母妻儿细细说了。老父沉默半晌,只说了一句“忠君报国,吾儿勉之”。老母则拉着他的手,泪眼婆娑,不住地叮嘱他注意安全。
他顿了顿,拿起桌上的凉茶呷了一口,目光深邃:“此行也是一次文化上的试探。要潜移默化地推广我汉家文化,让他们对新明产生向往与认同,为日后真正的同化打下基础。
“臣李恺,参见殿下。”李恺躬身行礼,态度恭谨,心中则在迅速思索着殿下召见的缘由。他近日并无差错,也不曾听闻有何针对自己的风声,莫非是有什么要事?
他手指着墙上那副巨大的、日渐完善的北美舆图,径直点向新郑州西北那片广阔的蓝色区域——“安大略湖”及其周边。这幅图,他亲手绘制,每日都会增补细节,每一笔都倾注了对未来的期许。
“你需要详细了解并记录的事项很多。”朱高煦取出一份早已拟好的清单递给李恺,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条目。“部落情报方面,除了刚才说的,还要绘制一幅完整的部落地缘关系网,弄清楚他们的世仇与潜在盟友。记录他们各自擅长的生存技能,比如哪些部落擅长农耕,哪些擅长渔猎,哪些又擅长制作某种特殊的器具,比如雪橇或者独木舟。还要尽可能准确地统计各部落青壮年人口及武装规模,妇孺老弱亦要估算,这关系到他们的战争潜力和恢复能力。”
“此去大湖区,首要目的,是建立初步的互相接触。”朱高煦的指尖在地图上几个代表已知村落的点上虚划,“你们要细致观察,物色一两个可以为我所用,作为我新明‘代理人’的部落。这些部落,不能太强,免得尾大不掉;也不能太弱,否则朝不保夕,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其中分寸,你要自己把握。”
“为了表示我新明的诚意,也为了让那些土人大开眼界,我为你准备了几样特色礼品。”朱高煦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他拍了拍手,自有侍从捧进几个盒子。
李恺听得心潮澎湃,这几乎是在一片未知之地,为新明帝国开疆拓土的先声。但也知道此行凶险,那些土著部落可不是温顺的绵羊。
妻子默默地为他收拾行囊,将平日里舍不得穿的新衣、备好的干粮细细打点,又将家中仅有的几块碎银子缝在他的贴身衣物夹层里。
“接触策略上,先从中小型部落入手。这些部落往往实力有限,需求更为迫切,也更容易控制。要时刻摆出‘平等贸易’的姿态,保持中立形象。
他站起身,走到李恺面前,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中充满了期许:“此番若能觅得一二可靠的部落作为盟友,打开大湖区的局面,来日,定居点的坞堡必将矗立于大湖之畔,汉家的蓑衣斗笠,当与土人的兽皮羽冠,共沐我新大陆的王化之光。去吧,莫要辜负我的期望。办好了,回来孤亲自为你斟酒庆功,这新京城里,随你挑一处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