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新生命(第2页)
“辛苦你了。”朱高煦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握住了韦氏的手。
一个用特制的丝绸襁褓包裹的小小婴孩,被经验最丰富的稳婆小心翼翼地抱了过来。那丝绸,正是在这片新大陆上成功缫出的第一批上品蚕丝织就,象征着大秦从无到有的创造力,此刻用来包裹这位特殊的公子,再合适不过。
“殿下,请看,小公子生得极好,哭声响亮,手脚有力呢!”稳婆满脸堆笑。
朱高煦伸出双手,将那份沉甸甸的希望稳稳抱在怀中。
襁褓中的婴儿,小脸红扑扑的,像初春枝头新绽的桃花瓣,眼睛紧紧闭着,长长的睫毛微微颤动,小巧的鼻子,显得格外娇嫩,也格外真实。
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从手臂接触的柔软之处,直冲心底。
血脉相连,骨肉至亲。
这种感觉,对于他这个来自异世的灵魂而言,是如此的陌生,又是如此的强烈。
这是他的孩子。
是他朱高煦,在这片广袤无垠的新大陆上,最真切的延续。
他凝视着怀中这张稚嫩的小脸,心中百感交集。有初为人父的狂喜,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更有作为开创者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期盼。
他沉默了片刻,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清晰地传入产房内每一个人的耳中:“此子,当名‘瞻陸’。”
“瞻陸?”一旁侍立的侍从,此刻也闻讯赶来,听到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明悟。他稍作思忖,便躬身道:“殿下圣明!‘瞻’者,高瞻远瞩,瞻望未来,亦有瞻仰先辈功业之意。而‘陸’字,其意更是深远。”
朱高煦微微颔首,怀抱婴儿的手臂紧了紧。他没有立刻解释,而是看向窗外那道尚未消散的七彩虹光,以及虹光下那片生机勃勃的土地。
“昔日,我等自万里波涛之外,登陆于此不毛之地,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方有今日之‘陸’。”他的声音带着追忆,也带着豪迈。“此为其一。”
“其二,”他顿了顿,目光重新回到怀中的孩子身上,“《易经·渐卦》有云:‘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鸿雁从水边逐渐飞向陆地,羽翼丰满,可以作为典范和仪式,此乃吉兆。象征循序渐进,稳步发展,最终必能成就大业。”
“我大秦,亦如鸿雁初落新陆,前路漫漫,但终将羽翼丰满,翱翔九天!”
这一个“瞻陸”,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是朱高煦对这个孩子,对整个大秦帝国未来最殷切的期望与最宏伟的蓝图!
“殿下圣明!”周围的御医、侍女、稳婆等人齐声赞道,声音中充满了由衷的敬佩。
“赏!”朱高煦抱着朱瞻陸,转身对候在一旁的内侍官吩咐,声音恢复了往日的威严与果决。
“所有接生、照料之御医、稳婆、侍女,每人特赐新铸银币二两!”
那些忙碌了一夜的医官稳婆侍女们,闻言个个喜笑颜开,纷纷跪下谢恩。
朱高煦的目光再次投向怀中的朱瞻陸,眼神中多了一丝柔和。
“另,传孤之令,命皇家铸币局,即刻遴选技艺最精湛之工匠,不惜工本,以鎏金之法,铸造银质纪念币三枚。”
他的声音沉稳而清晰:“币面纹饰,需精心雕琢。一面,取小皇子初生之足印,务求分毫不差,象征新生与传承;另一面,则依旧是现有银币背面之图案”
这纪念币,其意义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诞生纪念。
它要将皇室血脉的延续,与帝国的图腾、帝国的雄心,紧密无间地联系在一起。
“此三枚纪念币,一枚由皇室珍藏,以为子孙垂范;一枚送往宗人府妥善存档,载入皇家族谱;最后一枚,则存放于帝国国库,与镇国之宝同列,作为我大秦帝国开基立业、子孙繁衍之不朽见证!”
朱高煦的声音在产房内回荡,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他低头,看着怀中睡得香甜的朱瞻陸,嘴角勾起一抹难得的弧度。
.......
一月后,朱瞻陸的满月酒宴过后,朱高煦的精神头更足了。
他开始着手规划庄园的扩建。
这处庄园,是他最初的落脚点,也是他未来休憩与思考的所在,不能马虎。
他带着几位工部的官员,以及负责规划的匠人,在庄园内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