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朱高煦的抉择(第2页)
然后,用这些在新大陆不值钱,但在旧大陆没有或者较为缺少的东西,去大明富庶的东南沿海,换取这个新生帝国最宝贵的战略资源——人!
只要有足够的人口,基建的大部分问题,都将迎刃而解,而教育也将会在有了贸易这个巨大血包的带领下,更好的投入。
但这其中的风险,也同样巨大。
茫茫大西洋、印度洋,风暴、暗礁、疾病,任何一个意外都可能让船队有去无回。更重要的是,政治上的风险。
他那个仁厚的太子大哥,朱高炽,会怎么看?
一个就藩海外的亲王,组建庞大的远洋船队,公然与大明进行贸易。朱高炽或许可以容忍他在海外就藩,但绝不会容忍他将手伸回大明,与那些本就盘根错杂的士绅、商贾搅和在一起。这会触动朝廷最敏感的神经。
直接以“大秦”或者“汉王”的名义派出官船?那绝对不行,非常容易暴露。
书房内陷入了死寂,只剩下灯花偶尔爆裂的轻响。
朱高煦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笃,笃,笃……每一个选项的利弊在他脑中反复冲撞,让他头痛欲裂。
教育是未来,基建是根基,贸易是活路。三者都至关重要,却又相互矛盾。他手里的资源,只够他走一条路。
走错了,万劫不复。
他的目光在书桌上烦躁地扫过,掠过一卷卷文书。最后,他的视线停在了一份文件的封皮上——《私掠许可证》。
许可证……
非官方名义……
公司!
一道电光猛地在他脑中炸开!那个困扰他许久的死结,瞬间被劈得粉碎!
一个名字在他脑中猛地炸开!
东印度公司!
无论是荷兰的voC,还是英国的eiC,这些在后世搅动全球风云的庞然大物,其本质不就是官方套着一层马甲下场当商人吗!
它们以公司的名义,行使着远超一般贸易公司的权力,甚至可以发动战争,建立殖民地!
自己为什么非要用“藩王”的身份去跟大明贸易?
为什么要让“大秦帝国”这个刚刚诞生的政治实体,赤膊上阵,直接暴露在旧大陆那些老狐狸的眼皮子底下?
他完全可以成立一个“公司”!
一个由他朱高煦个人出资,并占据绝对控股权的商业实体!
一个由皇权在幕后掌控,垄断全部海外贸易,再通过释放少量股权,将整个大秦上层精英的利益都死死捆绑在一起的巨兽!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再也无法遏制,在他脑海里疯狂滋生,瞬间就构建起一个完整而大胆的蓝图。
首先,完美地规避了政治风险。
对于大明朝廷,对于他那位仁厚的大哥朱高炽而言,这不再是汉王朱高煦的官方舰队,而是一家公司的商业行为。
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最低,但也最自由。只要不扯旗造反,老老实实地做生意,谁也挑不出毛病。
套上这层“公司”的壳,就算朝堂上那帮最擅长引经据典、鸡蛋里挑骨头的言官,也找不到攻击的借口。
其次,他遵守了当初的君子之约。
他曾向朱高炽承诺,绝不在马六甲以西扩张势力。
现在,公司的贸易据点,完全可以设在满剌加海峡以东的某个岛屿上,比如婆罗洲,或者干脆找个无人荒岛。
这是商业行为,不是领土占领,更不是帝国的军事扩张,不算违背诺言。
最关键的一点,这家公司,将成为他“买人”的完美工具!
公司的船队,将美洲的黄金、烟草、皮毛运往东方的贸易据点。
然后,与大明的海商进行交易,换取丝绸、瓷器、茶叶,以及……人!
那些在天灾人祸中流离失所的灾民,那些被地主逼到绝路的破产农民!公司完全可以用“招募劳工”、“海外垦殖”的名义,给他们一笔安家费,或者许诺给他们在新大陆的土地,将他们一船一船地运过来!
所有的一切,都在商业的外壳下进行。
资金来源于公司的利润,组织由公司的人员负责,完美地绕开了所有政治上的明枪暗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