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直道与栈道规划

天京卫港外的海面上,炮声隆隆,硝烟弥漫。

武装商船的水手们正在拼命熟悉如何在晃动的甲板上操纵那些火炮,而船厂的工匠则根据每一次试射反馈回来的问题对船身结构进行加固与改良。

朱高煦没有去现场。

对于他而言,炮术训练只是技术问题,只要肯花时间,总能练出来。

此刻,他的心神,已经沉浸在了一个更宏大的问题上。

帝国的内政。

书房内,一片死寂。

一张新绘制的东海岸地图,几乎铺满了整张巨大的书桌,边缘垂到了地面。

朱高煦的指节,在那粗糙的纸面上,一下,又一下地,轻轻敲击着。

一个念头,在他的脑海中反复回响,愈发清晰。

要想富,先修路。

无论是旧大陆东方的始皇帝,还是西方的罗马人,他们在用刀剑征服一片土地后,做的第一件事,无一例外,都是用石头和汗水,铺就一条条通往远方的道路。

道路,是一个帝国的血管。

它输送的不仅仅是士兵和货物,更是权力和意志的延伸。

可现实的窘迫,就如同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死死地压在他的面前。

东天竺公司才开始设立,还在投入阶段,获利的事情,还需要很久。

在这种情况下,耗费巨资去修路,和痴人说梦没有任何区别。

但,这并不妨碍他进行规划。

一个帝国,可以穷,可以弱,但绝不能没有一张清晰的蓝图。

他的视线,扫过地图上那五个沿着漫长海岸线分布的,孤零零的定居点:新京、上海、新杭州、新郑州、新威海。

它们就像几颗散落的棋子,脆弱而疏离。

“沿海,只能靠海运。”

朱高煦拿起一根炭笔,在五个定居点的港口之间,用虚线连接起来。

这代表着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宗物资和人员的流动,只能依赖成本最低,也最成熟的海上航线。耗费天文数字般的人力物力,去修建一条连接这些遥远定居点的陆路,是天下第一等蠢事。

那么,路,到底要修向何方?

他的笔尖,停在了新京的位置,然后,毫不犹豫地,向西,向着大陆的腹地,狠狠地划了过去。

内陆!

道路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连接,而在于辐射!

在于将沿海已经建立起来的定居点,沿着道路向这个大陆的内陆开拓和发展!

那里,有无穷无尽的木材,有沉睡了亿万年的矿藏,更有无数等待被征服的土地和部落。

这,将是一项着眼于未来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远景规划。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定下最完善的设计,立下最严苛的标准。等到帝国国力充裕之时,他的后人,便可按图索骥,一代人,接一代人地干下去!

朱高煦放下笔,心中已有决断。

他拍了拍手。

门外的侍从官立刻推门而入。

“传工部尚书,以及所有内阁官员,立刻到议政厅见我。”

“是,殿下。”

片刻之后,议政厅内。

工部尚书,以及一班内阁大臣,诚惶诚恐地站在那张巨大的地图前。他们都是最早跟随朱高煦来到这片新大陆的臣子,自认为对这位殿下的行事风格了如指掌,但今天,他们依旧感到了强烈的不安。

朱高煦一言不发,只是重新拿起那根粗大的笔。

所有人的呼吸都屏住了。

他动了。

笔尖从新京城的位置开始,向西,在地图上画出了一条笔直的、粗黑的、不容置疑的直线!

这条黑线,蛮横地穿过地图上标注的丘陵,跨越数条河流,最终,重重地戳在了那片连绵起伏的阿帕拉契亚山脉东麓。

那里,是勘探队最新发现的一处大型露天煤矿区。

“这条路,”朱高煦终于开口,声音在空旷的议政厅里激起嗡嗡的回音,“我命名为‘新京直道’。它将是帝国未来的主动脉!”

工部尚书钱谦的嘴巴微微张开,喉咙里一阵发干。

“殿下……这……这路……”

“宽度,十五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