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满剌加海域(第2页)

十四艘大船小心翼翼地靠岸,停泊在港湾里。

船一停稳,孙旭东立刻召集了所有船长和管事,在旗舰的甲板上开会。

夜幕降临,甲板上点起了十几盏防风马灯,把每个人的脸都照得忽明忽暗。

孙旭东没有坐,他像一头被关在笼子里的熊,在众人面前来回踱步,每一步都踩得甲板咯吱作响。

“都给老子听好了!”他猛地停下脚步,环视一圈,凶悍的视线扫过每一个人。

“从现在起,这里,就是咱们东天竺公司在南洋的家!是咱们的贸易中心!”

他伸出粗壮的手指,指向那片黑漆漆的岛屿。

“咱们不是来游山玩水的!殿下给咱们定了三年的期限,需要达到每年挣八千两黄金的利!挣不到,你们所有人都给我滚回新京,然后老子再招一批能干的过来!”

“所以,都别他娘的给老子闲着!从明天起,所有人分成三班!一班,伐木、平地、盖房子!一班,带上火铳,给老子把这岛的里里外外都巡查一遍,在港湾入口两侧的山上,给老子建两个炮台!剩下一班,休整、警戒!三班轮换,谁他娘的敢偷懒,老子就把他吊在桅杆上风干!”

“咱们船上带着木料还有工具,就是要用最快的速度,把这个窝给搭起来!三天!老子只要三天时间,就要看到码头、仓库和营房的雏形!都听明白了没有!”

“明白了!”

众人齐声怒吼,声震夜空,惊起林中无数飞鸟。

第二天破晓,热带的太阳还没来得及驱散海面的薄雾,整座沉寂了千百年的岛屿就被一阵粗暴的喧嚣彻底惊醒。

鼎沸的人声、斧头砍进树干的闷响、锤子砸在铁钉上的脆响,交织成一曲狂野而充满生命力的交响乐。数百名精壮的船员和工匠,脱掉上衣,露出古铜色的精壮肌肉,如同被捅了窝的蚂蚁,开始了近乎疯狂的基建狂潮。

“伐木队!都他娘的给老子打起精神!往林子深处推!这片滩涂,天黑前必须给老子清出来当营地!”

“嘿咻!嘿咻!”

几十人喊着粗野的号子,合力拉动浸透了海水的粗大绳索。绳索绷得笔直,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伴随着一阵令人牙酸的断裂声,一棵需要数人合抱的巨木,带着满树的绿叶,轰然倒地,激起一片尘土与腐叶。

“石匠!那边的山脚下!对,就是那!炮台的地基,别他妈给老子省功夫,必须用整块的条石给老子砌结实了!谁敢用碎石糊弄,老子就把他砌进墙里去!”

孙旭东本人,早已撕掉了那身不伦不类的经理制服,光着膀子,浑身虬结的肌肉在晨光下泛着油汗。他亲自扛着一根刚砍下的原木,青筋从脖子一路贲张到手臂,和工人们一起嘶吼着号子,大步流星地走向正在修建的码头。

他的存在,就是最好的监工,没人敢在他眼皮子底下偷懒。

整个工地,看似混乱,实则乱中有序,效率很高。

防御,永远是第一位的。

两座扼守港湾入口的炮台最先动工。

紧接着是简易的码头和维修平台。工匠们将削尖的巨大木桩,用大锤一下下砸入水底的淤泥里,再铺上厚实的木板。不过一天功夫,一个可以停靠单艘大船进行维修和补给的栈桥便初具规模。

工人们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孙旭东的脑子却在另一条战线上飞速运转。

入夜,工地终于安静下来。海风吹散了白日的酷热,带来一丝凉意。

临时搭建的指挥木棚里,只点着一盏防风油灯。昏黄的光晕,将一张巨大的南洋海图照得忽明忽暗。孙旭东召集了手下所有船长和管事,十几条精悍的汉子,将小小的木棚挤得满满当当。

桌上没有酒肉,只有压抑的沉默和浓重的烟草味。

“咱们的窝,算是有个样子了。”孙旭一根粗大的手指,重重戳在地图上的婆罗洲和满剌加城,指甲盖几乎要将纸戳穿。“接下来,该干正事了。咱们是来做买卖的,不是他娘的来当山大王的。”

他的视线转向一个面皮黝黑,精瘦干练的中年人。他是潮州人,熟悉南洋各路土话。

“你带两个会说本地话的,再领两船白银。去婆罗洲,去满剌加,去所有能买到香料的地方。给老子把丁香、豆蔻、胡椒这些玩意儿的价钱,彻彻底底打听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