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贸易的闭环(第2页)

在场的商人们似懂非懂,但他们听明白了一件事——监国太子殿下,要把赚来的钱,全都变成更多的船!

他们不敢有异议,也不想有异议。

更多的船,意味着下一次能赚回更多的钱!

“这十艘船,加上原有的十四艘,就是二十四艘。孙旭东手里留了四艘,我们这边就有二十艘。”朱高煦顿了顿,“更多的船只意味着更多的运力,以及更大的利润!”

他看向书记官:“给孙旭东写信。告诉他,在马来半岛南部,有一座叫‘淡马锡’的岛,那才是真正的咽喉要地。让他想办法,用尽一切办法,把那座岛拿下来,建成我们东天竺公司在南洋的总部!”

一桩桩,一件件,朱高煦的命令清晰而果决,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蓝图,在他手中徐徐展开。

......

当晚,朱高煦的私人庄园内。

韦妃亲自为朱高煦更衣,她的手指灵巧,动作轻柔。长子朱瞻壑侍立一旁,少年人的身姿已经挺拔如松。

“那些丝绸和瓷器,我看过了,都是顶尖的料子。就这么堆在库里,实在是可惜了。”韦妃的声音带着一丝忧虑。

朱高煦任由她为自己整理衣领,开口道:“新京的发展才刚刚起步,没有很多有钱人一年能消费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奢侈品很少,而且新威海有少量茶叶丝绸生产,品相虽不如大明,但是也占领了部分市场。”

他拉着妻儿的手,来到书房。

书房的地上,铺着一张更大的地图。

“我们的烟草、毛皮,可以卖给大明。那大明的丝绸、茶叶、瓷器,我们卖给谁?”朱高煦的问题,让空气都安静了下来。

这批来自大明的华丽奢侈品,如果不能有效变现,就会成为积压在国库里的沉重负担。

朱瞻壑忍不住开口:“父亲,我们可以……可以赏赐给那些归化的土著部落首领?”

“赏赐?”朱高煦笑了,“赏赐是恩典,不是买卖。没法换成银子或者金子,我要的是将这批货换成金钱加速大秦的发展!”

他蹲下身,巨大的手掌按在地图上,从新京出发,一路向东,越过茫茫的大西洋。

“美洲之货销往东方,东方之珍,岂能独囿于此?”

他的手指,最终停在了一片大明尚未仔细了解只有模糊印象的欧洲之地。

“泰西之地!将货物送到泰西之地贩卖,听说此地之人仰慕天朝已久,将货物送至这里,必然获利颇丰!”

韦妃和朱瞻壑都屏住了呼吸。

朱高煦缓缓站起,眼中燃烧着一股前所未有的火焰。

“孤要亲率船队,向东远航!”

“一则,探寻汉史所载之‘大秦’是否犹存,续我华夏千年之愿!”他用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声音慷慨激昂,“汉武帝遣张骞通西域,我朱高煦,身为炎黄子孙,岂能偏安一隅,忘了祖宗开拓之志?”

“二则,”他声音一沉,说出了另外的目的,“为我们的丝绸和瓷器,找到一个新的市场!一个能用黄金和白银来支付的市场!孤要将这些精美之物,卖出去!”

这个计划,石破天惊!

这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一批货物的销路,更是为了将大秦的触角,正式伸向那遥远的泰西之地!

这也是朱高煦个人的夙愿。

作为一名穿越者,一个曾经的精神罗马人,那个摇摇欲坠却依旧屹立的君士坦丁堡,那个世界渴望之城,对他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他要去亲眼看一看。

韦妃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她抓住了朱高煦的胳膊:“您要亲征?这……这太危险了!万一……万一您不在,这大秦……”

朱高煦握住她的手,温暖而有力。

“所以,孤需要你们。”

他看向自己的儿子,朱瞻壑。

“瞻壑!”

“儿臣在!”朱瞻壑立刻挺直了胸膛。

“孤离京之后,由你,监理国政!”

“什么?”朱瞻壑和韦妃同时惊呼。

“你,就是大秦的监国太孙。”朱高煦一字一顿地说道,“孤不在的日子里,你要代替孤,看着这个国家。新京通往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直道,必须开始勘探动工,哪怕只修一里路,也要让所有人看到我们的决心!新来的移民,你要亲自督促安置,让他们尽快成为大秦的子民!还有,一些行政上的事情,你也应该学着去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