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出航(第2页)
“波西米亚……杨·胡斯……”
他无声地念出这个名字。
那个被康斯坦茨宗教会议诱捕,最终被罗马教廷送上火刑柱的改革者。他的死,非但没能像教廷预想的那样,浇灭反抗的火焰,反而成了一桶泼进烈火的滚油,瞬间点燃了整个波西米亚。
胡斯战争的烈焰,很快就要冲天而起。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这是教廷延续数百年的高压统治下,必然会到来的反噬。更是未来那场将彻底撕裂整个基督世界、席卷欧洲大陆的“宗教改革”运动,所奏响的第一声序曲。
朱高煦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而残酷的弧度。
一个统一的、铁板一块的天主教世界,对大秦而言是巨大的威胁。而一个分裂的、内斗不休的天主教,才是一个“健康”的天主教。
他当然不会傻到直接跳出去,摇旗呐喊,公然支持那些被斥为“异端”的波西米亚人。那样做,只会让他瞬间成为整个欧洲的公敌。
他要做的,是躲在幕后,是悄无声息地煽风点火。
他要让那里的水,彻底搅浑。他要让那里的火,烧得更旺!
让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那位德意志人的君主,和远在罗马的教皇,为了这些层出不穷的内部矛盾焦头烂额,让他们在波西米亚的泥潭里越陷越深。这对他而言,百利而无一害。
在这张复杂的棋盘上,仅仅制造混乱是不够的,还需要寻找盟友。
他的手指,从地图的中部向西滑动,重重地落在了法兰西的位置。
“天主孝子”法兰西。
多么讽刺的称号。这个国家,恰恰是神圣罗马帝国天然的、最顽固的对头。他们之间的仇恨,源远流长。
此刻的法兰西,还深陷在与英格兰百年战争的泥潭之中,几乎被逼到了绝境。但朱高煦很清楚,法兰西的命运,很快就会迎来转机。一个来自乡下的农家少女,将会高举旗帜,唤醒整个国家的灵魂。
是的,法兰西的未来,终归需要一个女人来拯救。
那场旷日持久的百年战争,再打上几十年,也终将会落下帷幕。
这并不妨碍他提前与法兰西进行接触。一个被战争蹂躏得千疮百孔、却又对荣耀和复兴充满渴望的法兰西,才是一个最好的合作伙伴。
而朱高煦需要的,是一个能够从西线死死牵制住神圣罗马帝国的盟友。
接着,他的手指继续南下,点在了伊比利亚半岛那段狭长的海岸线上。
葡萄牙。
那个蜷缩在强大的卡斯蒂利亚王国卧榻之侧,却拥有着一颗望向无尽海洋的雄心的国度。
恩里克王子……那个被后世尊称为“航海家”的男人。他对未知世界和东方财富的狂热渴望,既是这个国家崛起的动力,也是朱高煦眼中,可以被精准利用的弱点。
他可以向葡萄牙人提供庇护,承诺与他们联手,一同打击那些常年盘踞在地中海和北非沿岸,劫掠基督教商船的巴巴里海盗。
作为交换,他需要葡萄牙的港口,作为大秦帝国货物倾销到欧洲的第一个集散地。
至于那些棋盘上更微不足道的棋子……
波西米亚的胡斯派,毫无疑问是未来的叛乱中心。那是一面现成的、可以随时举起来对抗教廷权威的大旗,必须密切关注。时机一旦成熟,他会毫不犹豫地通过瑞士的银行家,向他们提供非官方的资金甚至武器支持,进一步加剧教皇与皇帝之间的内部消耗,让他们流干最后一滴血。
有需要拉拢的盟友,自然就有必须不计代价打击的死敌。
他的视线越过地中海,落在了尼罗河三角洲的富庶之地。
埃及,马穆鲁克王朝。
这个奴隶王朝,是东西方贸易航线上最大的中间商,是最贪婪无度的剥削者。他们死死扼住了从红海通往地中海的传统商路,将来自东方的香料、丝绸、瓷器层层加价,再以天文数字般的价格,卖给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商人,赚取着令人咋舌的暴利。
那些来自克里米亚草原或者是切尔克斯的白人奴隶,经由热那亚商人的船队,像货物一样被运抵埃及。在这里,他们将被训练成最悍不畏死的马穆鲁克。
必须釜底抽薪!
一旦自己与东罗马帝国达成合作,重新夺回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控制权,那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以“西罗马皇帝”的名义,向他的“兄弟之国”施压,切断所有经过其领海的奴隶贸易和物资补给线!
与此同时,大秦帝国的舰队,将以护航和“清剿海盗”的名义,出现在印度洋上。在红海的入口亚丁湾,直接用大炮,去挑战马穆鲁克王朝赖以为生的航线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