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城内的参观(第2页)

那些高大威猛、身披铠甲的汉人卫兵,还有那几个皮肤黝黑、扛着巨斧、眼神凶悍的泰诺战士,都让他们感到新奇又畏惧。

安德罗尼卡显然很熟悉这种景象,他挺直了腰板,仿佛想用自己的仪态来弥补城市的破败。他用流利的希腊语,向朱高煦介绍着路边的每一处遗迹,言语间充满了对帝国昔日辉煌的缅怀与失落。

很快,圣索菲亚大教堂那标志性的、仿佛漂浮在空中的巨大穹顶,便压倒性地出现在众人眼前。

当真正站在它的脚下时,即便是见惯了紫禁城雄伟的朱高煦随员们,也忍不住发出了压抑的惊叹。

这不是木头与琉璃瓦能营造出的气势。这是纯粹由石头、砖块和凡人难以理解的几何学构建起来的神迹,是力与美的完美结合,带着一种属于神明的、不容置疑的威严。

“这座圣堂,由查士丁尼大帝敕令建造,至今已经快九百年了。”安德罗尼卡的声音里充满了无法掩饰的自豪,这是他今天第一次露出这种情绪。

九百年前!

随行的汉人官员在心中默默换算了一下,那还是南北朝末期、隋朝初年的时代。中原大地上,历经无数战火,当年的建筑早已灰飞烟灭,而眼前的这座巨物,却依旧矗立,庇佑着这座风雨飘摇的城市。

进入教堂内部,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慑住了。

光线从穹顶四周的一圈窗户倾泻而下,形成一道道看得见的光柱,在空旷得令人心悸的大厅里缓缓移动,照亮了空气中飞舞的尘埃。空气里弥漫着古老的、混杂着乳香、没药与千年尘埃的特殊气息。

墙壁上,幸存的马赛克镶嵌画在光线下闪烁着暗淡的金光。基督与圣母的面容庄严肃穆,用悲悯的姿态俯瞰着进入此地的每一个凡人。

一名随行的工匠,忍不住脱下手套,伸手抚摸着支撑穹顶的巨大石柱,那冰冷的触感让他浑身一颤。他绕着石柱走了一圈,又抬头望向那不可思议的穹顶,喃喃自语:“全是石头……这么大的顶,竟然没有一根梁柱在中央支撑……这……这不是人力能为,神乎其技,真是神乎其技啊……”

朱高煦站在大厅中央,缓缓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作为一名精神罗马人,一名有着现代灵魂的穿越者,他曾在无数的图片、视频和文字中想象过这一刻。

但当他真正置身于此,他才感受到那种跨越时空的、直击灵魂的震撼。

这不是冰冷的历史,而是活生生的、仍在跳动的文明脉搏。

他仿佛能感觉到,查士丁尼的雄心,希拉克略的坚韧,巴西尔二世的威严,都还在这座大殿的空气中回响。这里,是罗马魂之所系。

这一刻,他来此的目的,除了政治、军事和贸易,似乎又多了一份沉甸甸的、名为“守护”的使命感。

从圣索菲亚大教堂出来,众人的心情都有些复杂。那份震撼久久不能平息。

朱高煦没有过多停留,而是提议前往北面的金角湾。

队伍穿过几条宽阔却人烟稀少的街道,来到临海的城墙边。与人们想象中不同,这里的城墙显得有些低矮,甚至可以说是简陋。海湾对面,就是热那亚人的殖民地——加拉塔。一座高塔矗立在对岸,像一只不怀好意的眼睛,时刻监视着君士坦丁堡的港口。

安德罗尼卡指着平静的海面,自豪地解释道:“殿下请看。从那座加拉塔高塔到我们这边,水下横着一条巨大的铁链。只要将铁链升起,任何船只都无法进入金角湾。所以,这里的防御,固若金汤。”

朱高煦看着那片狭窄的水域,心中却是一声叹息。他太清楚这段历史了。几十年后,奥斯曼帝国的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就是用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方法,让他的舰队“翻山越岭”,在岸上铺设涂满油脂的圆木,硬生生将几十艘战船从陆地上拖行,绕过了这条铁链,直接送进了金角湾。

所谓的固若金汤,瞬间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铁链战术确实精妙。”朱高煦不动声色地说道,“在我遥远的故乡,也曾有王朝据大江天险,在江心布下铁索横江,以为万无一失。”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但进攻者总能找到破解之法。他们或是派出死士潜水凿断铁索,或是干脆绕开天险,从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所以,在我看来,仅仅依靠一条铁链,恐怕并不稳妥。真正的防御,不应该存在任何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