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掌心痣(三)(第2页)

他和妻子生育了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幸福而美满。

虽然事业繁忙,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家乡的婶子,每年都会寄去问候和礼物,感谢她曾经给予的帮助和祝福。

又过了几年,安的生活已然步入了一种平静的规律。

在沪上谋生的他,每日往返于报社与租界的洋楼之间,西装革履,笔下记录着乱世中的浮生百态。

然而,某日午后,一个裹着粗布包裹的物件,由老家人捎来送至他手中。

老家人叹了口气道:“安先生,糖画婶子走了。

她临终前念叨着您的名字,说这包裹定要交到你手里,算是了却她最后的心愿。”

安的手指颤了颤,接过包裹时,仿佛又触到了那条热闹的巷子里,婶子那个熟悉的身影。

那个,曾用一把铜勺在案板上一挥,便化糖浆为龙凤的巧手匠人。

他则总爱蹲在她的摊前,看糖浆在暮色中流转成糖画的流光,而她总将最精巧的那只糖蝉悄悄塞进他手里。

回到书房,安阖上木门,将包裹置于台灯下。

他深吸一口气,解开麻绳,拆开层层油纸,露出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皮盒子。

盒内之物令他心头骤跳,一些泛黄的银票,一个红布袋子,

最深处,压着一封信与一张老旧的黑白照片。

照片上的男女身着民国初年的服饰,少年郎着一袭浅灰长衫,右手扬起作挥手状,眉目清秀。

少女则着袄裙,鬓边簪一朵茉莉,垂首羞怯如新月。

二人皆是十七八岁的青涩模样,背景是江南水乡的石拱桥,桥畔垂柳依依。

照片背面以毛笔小楷写着“楠与桉”。

安的手猛然僵住。

他翻转照片,凝视于少年左掌,掌心赫然一颗黑痣,与他自幼便有的那颗分毫不差!

霎时间,记忆与现实的碎片在脑中轰然相撞。

他踉跄后退,跌坐于藤椅之上,台灯光晕在颤抖的手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脑袋里已经无暇再去多想其他,安赶紧打开那封信,迫切地想要知道真相。

婶子在信中娓娓道来一个名为桉的女孩和一个名为楠的男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