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桐伟 作品

第212章 撤退,补充,重组

就这样,整个下午都在紧张而又惊险的氛围中度过,一小时接着一小时。随着战斗的持续,弹药库存逐渐耗尽,但新的弹药箱源源不断地被送往前线。所有人都投入到装填炮弹的工作中,贝克下士最终累得瘫倒在地。此时,只剩下威尔斯一个人背着电台,在阵地上来回奔走刷步数。

威尔斯还下令一些士兵用湿毯子给滚烫的炮管降温,以确保迫击炮能够持续正常射击。前线传来反馈,对威尔斯指挥发射的炮弹给予了高度赞扬。不但炮弹精准度高,而且又及时又快。而且他们从来没见过这么牛的炮兵营。

普里库莱的残酷战斗持续了整整十天十夜。只有在黎明时分,或者偶尔在下午,才会出现片刻的平静。因为此时,身着土黄褐色衣服的俄军步兵会从他们的藏身处爬出来,散布到诺德兰防线前方的区域。紧接着,敌方重型武器的轰鸣声会突然戛然而止。但这份寂静极为短暂,下一刻,冲锋的布尔什维克士兵发出的第一声“乌拉”呼喊,便会被德军火炮、mg42机枪以及最靠近敌人的冲锋枪所组成的凶猛防御火力所淹没。一波又一波的进攻者不断涌出,但他们不是被炮火碾成碎片,就是狼狈溃败而去。

在过去的几天里,威尔斯观察到,政委们总是跟在步兵后面督战。经过几天徒劳无功的进攻,俄军遭受了惨重的损失,以至于一进入开阔地带,他们就会惊慌失措。只要士兵们稍有慌乱或者逃跑的迹象,政委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向自己的部队开枪。很明显,这些部队大概率都是二线部队,而俄军的主力部队,应该都已调往其他的方向去了。

随着战线形势持续恶化,德国军队被迫撤往预备区域。库尔兰的地形,在此时逐渐展现出独特的天然优势,一米多高的小山坡就是一道天然的防线,这里随处都是。第三ss装甲军团即将调离库尔兰,不得不返回德国本土进行重组。这一决定满是苦涩,给留下的士兵们心头,蒙上了一层绝望阴影。库尔兰桥头堡的局势已然岌岌可危,曾经德国反攻的希望与激昂口号,在现实面前,如泡影渐渐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