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桐伟 作品

第249章 柏林突围(十)

沿着道路缓缓推进,路面满是近期轰炸留下的弹坑,而且他们只能在众多车辆间小心穿梭。

不少弹坑被胡乱地用木板和圆木简单搭建处理,这些活儿都是由被称作“hiwis”的人干的,他们都是些走投无路的可怜人。

“希维”即“hilfswilliger”,这些苏联士兵在1941年和1942年德军势如破竹之时选择投降,那时人人都觉得德国这台“压路机”能轻易碾碎苏联。

当时,他们被关押在由大片铁丝网围成的战俘营,没有小屋、帐篷,毫无遮蔽。营中除了野草没有食物,除了雨水没有水源。德军在这些战俘营究竟残害了多少人?

德军的卫兵透过铁丝网,冷眼旁观苏联红军自相残杀、甚至生吃尸体的惨状。又有多少人被饿死?是一百万,还是如传言所说的两百万?如今,希维自愿协助德军,只为摆脱那地狱般的生活,做苦力、当司机,从事各种毫无反抗之力的工作。

他们的报酬不过是能继续存活,每日一份定量配给,夜晚有一条毯子。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后,红军士兵投降意愿锐减,即便投降也不再愿为德军效力。他们说,被俘的后果是家人会被送往北极的古拉格集中营。

当下,德国境内的“希维”被困在两支军队之间。若停止协助德军,便毫无价值,也不配再获得口粮。他们面临的惩罚不是一颗子弹,就是一条绞索。

唯一能庆幸的是,俄国人不知他们已被俘,家人暂时安全。但一旦被俄国人俘获,身份终将暴露,希维及其家人都将面临死刑。这般艰难抉择面前,一个人又能如何?

一些“希维”想尽办法自杀,另一些则继续与德军合作,妄图逃避那不可避免的厄运。威尔斯莫名其妙的想起当初在切尔卡瑟突围中遇到的那名希维士兵,不知道他怎么样了。

现在他们遇到一队约十人的“希维”步兵,身着破旧的德军制服与平民服装。这些人显然服役多年,身形消瘦,眼窝深陷,光头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