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桐伟 作品
第263章 目标易北河(四)(第2页)
一名党卫军装甲兵从队伍前方疾奔至路边,示意所有坦克或装甲部队移至前方。在他身后,一队党卫军步兵沿路推进,把所有没有装甲的车辆和行人推到路边,为坦克部队腾出道路。
瑞奇托芬的“豹”式坦克和威尔斯的“豹”式坦克带着无炮虎王一路畅通,碾压着那些尚未被移开的汽车或运货马车。甚至,他们还推倒了一门完整的88毫米火炮,它卡在拖车上的弹坑中,挡住了去路。
在他们身后,从燃烧树木的烟雾里,冒出一支“追猎者”自行火炮队伍。这是一种小型自行履带式火炮,速度快、车身低,装甲较薄弱,不过在任何情形下都颇为实用。令人称奇的是,整辆“追猎者”坦克仅有16吨重,比“虎王”坦克的炮塔还轻,威尔斯记得“虎王”坦克炮塔有18吨重。
他不禁思索,德国工厂总共生产了500辆“虎王”,用这笔资金还能生产多少辆“追猎者”呢?2000辆,还是3000辆?这又会对战争产生何种影响?诸如此类问题,会引发一连串的计算与抉择。
一辆四号坦克也加入了他们。它隶属于一个坦克训练团,车组由一群年轻人组成,由一位经验丰富的士官带领。这位士官身着老式黑色装甲制服,站在炮塔舱口,仿若战争刚打响时,正开进波兰那样。威尔斯他们跟着这群战车,来到队伍最前线,分散在一座旧砂石采石场边缘茂密的树林中。
采石场内伤员众多,他们横七竖八地躺在石头地上,凄惨地哀求着威尔斯他们不要抛下自己。威尔斯别过头去,竭力不去听那些声音,此时装甲坦克兵团与党卫军士兵迅速集结,朝着森林边缘全速前进。
三辆虎王坦克隐匿于此,庞大的身形被网和树枝巧妙遮掩。这些并非他们突围时候归属他们的虎王,而是来自党卫军第十装甲师,该部队兵力锐减,仅余这几辆。
部队指挥官是一名武装党卫军少校,头上缠着绷带,脸上留有烧伤痕迹。他面色阴沉,神情紧绷,正从白兰地与安非他命中获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