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学究 作品

第9章 梁山有贼初长成(第3页)

"官人尝尝这鱼汤。"墨染递来粗陶碗。奶白的汤面上浮着野葱,忽然就想起电视剧里林冲接过酒葫芦的镜头——那该是个落雪的黄昏,而非这般蚊虫横飞的春夜。

你们有多少人?

陈太初接着问。

“今天来的十几人,还有一部分在后山,家眷都在那里,总共有30几人”

大郎,把他放开吧!说着不再管独眼龙挣扎跟王大郎的争执,把玩着手里的铜铳。

这时,独眼龙悄无声息地凑了过来,眼睛盯着陈太初手中的铜皮喇叭,欲言又止:“先生这铜喇叭……”话还没说完,陈太初像是早有准备,大拇指轻轻一按喇叭上的机关,喇叭口突然“噗”地喷出一团绿火。这绿火在黑暗中显得格外诡异,光芒映照在众贼脸上,将他们的脸映得青一块紫一块。贼众们哪里见过这般奇异的景象,吓得脸色惨白,纷纷跪地,口中高呼:“雷公爷爷!雷公爷爷饶命啊!”

陈太初强忍着笑意,不紧不慢地解释道:“这叫磷火筒。”说着,他又往鱼腹里塞了几根香茅,那淡淡的清香瞬间与烤鱼的香味交织在一起,“若好汉愿守这八百里水泊,每月,会有漕船送三百斤雪魄糖来,你们拿去周边县城售卖,应该够你们的开销,另外就是护着商船在山东一带不能出事。”说罢,他从怀中摸出一块刻着齿轮的铜牌,在火光下晃了晃,“见牌如见人,童贯的人马自会绕道。”

独眼龙望着那块铜牌,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但很快又坚定起来。他咬了咬牙,抱拳说道:“先生此话当真?若真能如此,我等愿为先生守好这水泊。”陈太初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次日清晨,阳光再次洒在大地上。陈太初等人准备启程。王大郎将行李搬上驴车时,发现车上多了个樟木箱。墨染好奇地走过去,伸手掀开箱盖,忍不住惊呼道:“官人真要收贼赃?”却见满箱都是活蹦乱跳的黄河鲤鱼,鱼儿们在箱子里扑腾着,溅起不少水花。仔细一看,鱼鳃里还塞着一本湿漉漉的《伏虎拳谱》。王大郎一边嚼着鱼干,一边嘟囔道:“洒家看那独眼龙,倒比县衙税吏顺眼多了……”

驴车碾过官道车辙的刹那,他摸出炭笔在《武经总要》空白处记下:"政和三年春,梁山水浅,未见龙虎。"

陈太初看着这箱鲤鱼和拳谱,心中若有所思。在后世的记忆里,宋江在没有加入梁山前还在郓城当他的押司,就是不知道这货现在是不是已经有要落草为寇的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