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学究 作品

第15章 李清照也很八卦(第2页)

“这才是要紧处!”陈太初将滤液倒回铁锅,调成文火,慢慢熬煮。随着温度的升高,糖浆表面翻起细密的银砂,仿佛无数细碎的星辰在跳跃。

陈太初手持铁勺,不时刮过锅底,带起如雪般的浪涛。渐渐地,结晶的白糖在晨光的照耀下,在锅里堆成了一座小小的雪山。

老王头颤巍巍地拈起一粒白糖,含在口中,原本昏花的老眼骤然瞪圆,惊喜地喊道:“甜!比福州贡糖还清甜!”

竹筛在陈太初手中如波浪般摇动,最细的白霜簌簌落入青瓷坛,略粗些的黄糖则被装入陶罐。陈太初舔着勺底残留的糖,心中默默盘算:三十斤黑糖,能产出九斤雪霜、六斤金糖,余下的糖渣还能再熬五锅糖水。

陈太初又拿着白糖去到糖铺,掌柜的看到雪白的白砂糖,清甜可口,糖霜要甜的多,随即以2贯钱一斤的价格全部收下。

王大郎的糖水铺子开业那天,那叫一个热火朝天!灶台上支着一口丈二的大铁锅,锅里咕噜咕噜地翻腾着暗红色的仙草冻,香甜的味道直往人鼻子里钻。陈太初大笔一挥,在招牌上写下“三文管饱”四个大字,嘿,你还别说,这四个字就跟施了魔法似的,路过的厢军们“呼啦”一下全围过来了,差点把木栅栏都挤倒啦!

老秀才陈守拙站在一旁收钱,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嘴里却连声嘀咕:“有辱斯文……”

————————————

“……沉醉不知归路。”歌姬的尾音婉转悠扬,在空气中久久回荡。

李清照忽然将手中的糖莲子投入酒盏,酒液泛起层层涟漪,她看着陈太初,赞叹道:“陈小友这制糖术,倒比金石考据还精妙。”陈太初低头,看到自己袖口的糖渍,那形状竟与汉瓦当的云纹神似。

赵明诚瞧着,乐不可支,拍手笑道:“这得记到《食货志》里去!”话一说完,他忽地揭开随身带着的漆盒,里面安静地躺着一块沾着糖渣的陶片。“这可是陈留县新出土的汉灶残片,上面附着的结晶物……”

陈太初瞳孔微微一缩,那分明是未提纯的糖晶!原来早在千年前,这片土地上就有人摸索过制糖法。此时,琴声再次响起,那悠扬的旋律仿佛将他从沉思中唤醒。

他忽然明白,自己不过是在历史的长河里,重走了某位无名匠人的路。

制糖,可不单单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使命等待着他去探寻。

李清照轻抬螓首,美目流盼,继续说道“这一晃可就是三年!”

话锋一转,她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带着打趣的口吻对陈太初说道:“不过,我倒好奇,陈公子在开德府时,为何未曾成家呢?以公子之才,理应不乏爱慕之人。”

陈太初微微苦笑,神色中透露出一丝感慨,缓缓说道:“李姑娘有所不知,那时我穷困潦倒,连举人都不是,每日为生计奔波,自顾不暇。

即便后来凭借制糖挣下一些钱财,却也已然错过姻缘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