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端午忌(二)(第2页)
忽然,一个扎着总角的小儿一箭射中了状元粽。当他剥开粽叶时,粽里竟滑出一枚鎏金钱。众人纷纷惊叹,原来这是蔡京府上为讨彩头特制的吉物。
“让让!让让!”只见四个赤膊汉子抬着一个巨大的龙舟粽,招摇过市。那粽用芭蕉叶裹成舟形,里头填着八宝饭、火腿、板栗等各种美味,光是捆粽的彩绳就用了三斤。路过潘楼时,二楼雅间突然泼下雄黄酒。粽叶遇酒香更浓,刹那间,整条街都沉浸在混着酒气的糯米香里,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甜蜜而醉人的梦境之中。
戌时,相国寺前灯火辉煌,社戏正演到高潮——钟馗捉鬼。三丈高的纸扎黑无常张牙舞爪,口中吐着火舌,仿佛要将世间恶鬼吞噬殆尽。然而,钟馗的朱砂剑却突然卡壳,这一意外状况引得看客们哄笑起来。
就在这尴尬的时刻,戏班子掌班急中生智,大声喊道:“今日端午,诸邪退散!”说着,他撒出大把糖渍艾叶。混在其中的雪魄糖晶,在火把的照耀下,竟似漫天星斗坠落,如梦如幻,瞬间化解了场上的尴尬气氛,也让观众们眼前一亮。
陈太初静静地立在糖人摊前,看着老匠人熟练地吹出一个赤链蛇糖人。糖蛇的信子颤巍巍地指着对面酒肆。陈太初抬眼望去,只见童贯的侄儿正搂着歌姬,大口灌着雄黄酒。酒坛上贴着“玉冰烧”的签子,在灯光下却泛着诡异的蓝光。
汴京樊楼灯火辉煌,处处洋溢着节日的余韵。玉漱斋内,布置得典雅精致,雕梁画栋间透着一股古朴的气息。赵明诚夫妇带着赵明玉,早早地便在此等候陈太初赴会。
不多时,陈太初踏入斋内。众人见他来了,纷纷起身相迎。一番寒暄后,分主宾落座。
赵明诚神色中透着几分感慨,率先开口道:“元晦,昨日消息传来,我的去处已经定下,将知大名府,这几天便要出发了。此去责任重大,元晦可有什么见解,还望不吝赐教。”
陈太初听闻,微微点头,神情严肃地说道:“赵兄谬赞了。大名府地处要冲,关乎边境安危,此去责任确实重大。如今边境局势复杂,还望你能与节度一同,多多整饬军备,切不可有丝毫糊弄。边境大事,绝非儿戏,容不得半点马虎。”
说到此处,陈太初稍作停顿,目光坚定地看着赵明诚,接着说道:“如果有可能,你可留意一个叫岳飞的人。听闻此人武艺高强,心怀报国之志。若能寻得,可介绍他前来东京找我。日后,此人或许将成为你的一大倚仗,于边境战事,或有大用。”
赵明诚闻言,心中一凛,深知陈太初所言绝非儿戏,当下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元晦放心,我定会留意。只是这岳飞,不知是何来历,竟能得元晦如此看重?”
李清照在一旁也露出好奇之色,轻声问道:“陈公子,这岳飞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否说来让我们也知晓一二?”
赵明玉则静静地坐在一旁,美目流转,专注地听着他们的对话,对陈太初提及的岳飞也充满了好奇。
陈太初端起茶盏,轻抿一口,缓缓说道:“我也是偶然听闻岳飞之事。他自幼习武,弓马娴熟,一杆长枪使得出神入化,年纪轻轻便在当地颇有名气。更难得的是,他心怀家国,对兵法韬略钻研颇深,常以恢复山河为己任。如今边境多事之秋,正需要这样的人才。赵兄此去大名府,若能得他相助,一来可增强军备实力,二来也为朝廷储备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