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梁山泊里的大船(第2页)
“陈兄台鉴:
尊船已试水三次,然梁山水泊多浅滩暗礁。
今晨螺旋桨绞断渔网三十丈,阮氏兄弟的舢板更被尾流掀翻。
众弟兄疑此物乃镇河妖器,恳请另赐良策...”
信纸的边缘还沾着螺壳碎屑,陈太初看着这些,忽而想起上月在卫河试航时,螺旋桨卷起的漩涡确实凶猛,甚至吞没了一群野鸭。
他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立刻蘸墨疾书:
“王头领如晤:
桨叶缠麻实为大谬!速命匠人改铜为木,桨叶减三成厚度。
另附汴京河道图,标注红圈处水深皆逾两丈可行驶大船,也可东去走运河,.”
“鄙人在大名府等着你。”
写罢,陈太初招来亲信,将回信火速送往水泊梁山。
陈太初的信发出没过多久,这天卫河上就热闹了起来。
卫河水波荡漾,却被 “沧澜舸” 的螺旋桨搅得如同乳白色的牛乳,泛起层层白沫。
王伦紧攥着舵轮,手掌因剧烈的震动而发麻,可他的目光却紧紧盯着前方,神色凝重。
这艘由陈太初委托其精心打造,被命名为 “沧澜舸” 的水上巨兽,正以人力踩踏齿轮的独特方式驱动着铁桨,在卫河上破浪前行。
底舱内,二十个赤膊汉子如同不知疲倦的陀螺,飞速地轮转着。
他们身上的肌肉高高鼓起,汗珠顺着古铜色的肌肤滑落,滴落在青铜传动轴上,瞬间便被高温蒸出缕缕白烟,仿佛是这激烈劳作的无声叹息。
王伦终于忍不住,一脚踹开舱门,大声喊道:“比梁山泊的船快了五成!可弟兄们轮班才三个时辰就脱力了。“
”从梁山泊到大名府三百里水路,这般下去,人力消耗实在巨大!” 王伦的声音在船舱内回荡,带着几分焦急与无奈。
陈太初此时正蹲在传动舱内,专注地研究着齿轮的运转。
他伸出指尖,轻轻抚过齿轮咬合处,指尖沾上了些许细碎的铜屑。
听到王伦的话,他缓缓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说道:“所以得用不食不眠的‘铁牛’。”
说着,他弯腰蘸着机油,在地上画了一个怪模怪样的汽缸。
这汽缸的形状奇特,线条简洁却充满了未来感,仿佛来自另一个神秘的世界。
“此物若成,一斗煤能抵百人力。” 陈太初的声音虽然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可是此物如何才能得到,是之前说的蒸汽机么?”王伦问道。
“正是蒸汽机,现在需要多试几次,待到可以正常运行,这个家伙可就是水上的利器。”
军器坊的地窖内,熊熊火光冲天而起,将整个空间映照得如同白昼。
王铁柱双手高高抡起大锤,铆足了劲砸向那块赤红的铸铁板,每一次撞击都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火星四溅,宛如夜空中绽放的绚烂烟火,有几颗甚至在岳飞的铠甲上烫出了焦痕。
三丈长的铸铁汽缸横卧在石台上,原本光滑的表面如今坑洼不平,看上去形如一条被剥去鳞片、奄奄一息的蛟龙。
王铁柱满脸无奈地扔开卡尺,大声抱怨道:“不成!这缸体两头差着半寸,塞进去的活塞就像那醉汉逛窑子 —— 到处漏风!”
这汽缸的精度要求极高,哪怕只有半寸的误差,都可能导致整个设计功亏一篑。
陈太初眉头紧皱,伸手抹了把眉梢的煤灰,脸上留下一道黑色的痕迹。
就在他苦思对策之时,不经意间瞥见墙角那废弃的炮车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