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学究 作品

第70章 海上盟约(第2页)

童贯一心只想着获取军功,蔡京一门心思捞钱,官家就知道要那些所谓的祥瑞石头……”

说着,他随手抓起水师新绘制的海图,海图上的浪纹里,隐隐藏着琉球群岛的轮廓,“有时候啊,真的好想带着工匠们就此扬帆出海,远离这令人绝望的一切。”

这时,少年岳飞突然横跨半步,稳稳地拦住了窗扉。

在暮色的笼罩下,岳飞解下战甲时,那看似单薄的肩膀,此刻却透着如山岳般的坚定。

“四年前,属下跟着大人一起造雪魄糖的时候,开德府路边饿死的人一路排到鄄城县,那场面惨不忍睹。但如今,大名府的军户至少能让孩子们喝上掺了麸子的粥。”

岳飞一边说着,一边缓缓解下背着的黑布包裹,褪去粗布,一把锃亮的燧发枪出现在眼前,“沧州铁匠营有三百户人家,小山港有八百船工,开德府糖酒坊上千民众,河北两路靠着军器坊吃饭的百姓足有七万之多 —— 大人,您真的忍心扔下这些不管吗?”

河风轻轻吹过,带着枪管里残留的硝烟味,掠过众人的鼻尖。

陈太初静静地望着码头,那里的灯笼正渐次亮起。

染墨正领着医师,细心地给挨打的孩童敷药,展现出一丝人性的温暖。

更远处,王铁柱正带着铁匠们调试新铸好的水力锻锤,那星星点点的火花在暮色里闪烁,明明灭灭,仿佛是黑暗中的希望之光。

“你说得对。” 陈太初深吸一口气,像是下了某种决心。

他忽然把海图塞进《武经总要》,紧接着迅速抓起案头等待批复的军器单子,说道:“给童贯的那三千火铳,把颗粒火药换成粗筛的。

蒸汽机的图纸放在密阁第三格的铜匣里,燧发枪的模具全部搬到地窖去。”

说着,他拿起朱笔在清单上快速勾画,还特意在 “火药” 旁边批注了 “壬字号”,那是专门供给边军的次等货色。

岳飞抱拳,坚定地应诺。

这时,陈太初瞥见少年甲胄下露出的半截破旧襦衫。

那是他初见岳飞时赠送的衣裳,如今肘部已经磨出了毛边,然而却被岳飞洗得干干净净,甚至比官家赏赐的绯袍还要整洁。

就在此时,漳河对岸的军器坊突然腾起一片火光,在水力锻锤的轰鸣声中,隐隐传来工匠们试射燧发枪的闷响。

那一批用精铁精心打造的新枪,从来都没有在任何官方的文簿册上出现过,它们承载着陈太初和工匠们别样的期望与谋划。

染墨应试回来,没等到金榜题名,等来的却是京师得买官卖官,政和八年得应试,可以说蔡京等人已经疯狂。

心灰意冷得染墨告别王大郎,来到了大名府,陈太初给了一个幕僚得差事。

政和八年七月,炽热的暑气如同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严严实实地笼罩着汴京。太子东宫之中,冰鉴里原本存放的藏冰,在这炎炎烈日下渐渐化成了菱花格窗上的斑斑水痕。

太子赵桓坐在书房,缓缓展开陈太初的回信。那羊皮纸还带着大名府驿站特有的硝石味,信纸的边角被火漆烙出了焦痕,这可是陈太初独创的防伪印记,若仔细查看,便能辨出 “清河” 二字巧妙的花押。

赵桓轻声读着信上的内容:“... 其俗披发左衽,畏威而不怀德。今以岁币饲豺狼,犹抱薪救火...”

读到此处,他的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案头的金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