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学究 作品

第120章 归去来兮(第2页)

船队借着黑潮的力量,朝着白令海峡驶去。

帆影渐渐没入远方的海面,冰海之上,浮起了一盏盏宋字祈福灯。

这些祈福灯,是王伦遗孀所放,承载着她们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祝福。

王铁柱带着家小登上了 “天工号”,他的脸上洋溢着自信与自豪。

舱内,藏着蒸汽机图纸并高炉工匠十名,这些先进的技术和人才,将是琉球发展的关键。

爪哇火山灰肥田法手卷,则为琉球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缴获的佛郎机战舰残骸,更是供他们仿制先进战舰的宝贵样本。

染墨在基隆港展开建设舆图,向众人介绍着琉球的未来规划。

舆图上,清晰地标注着甘蔗园、制糖坊、火山灰肥田、三季稻田、齿轮工坊、燧发枪生产线等。

染墨指着舆图,说道:“诸位,两年之内,琉球当为大宋之火器库!

我们要让这小小的琉球,成为大宋在海外的一颗璀璨明珠,为大宋的复兴提供坚实的后盾!”

王铁柱看着舆图,心中充满了干劲,他说道:“我等定当竭尽全力,按照此规划建设琉球,不负大人所托!”

众人听了,皆是士气高昂,纷纷表示要为琉球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罗五湖率领着漕帮分舵主,驾着 “飞星号”,船上载着吉贝布千匹、胡椒五百囊,这些都是大宋的特产,也是他们在南洋贸易的重要商品。

古里水车匠人三名,则是为了引进先进的水利技术,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

柳德柱携着族亲,掌管着 “嘉禾号”。

货舱的暗格中,藏着《马六甲峡防图》,这是一份极其重要的战略地图,对于控制马六甲海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爪哇稻种及锡兰肉桂苗,则是为了丰富大宋的农作物品种,提高农业产量。

双舰分赴新加坡与马六甲,柳德柱站在船头,望着远方,心中暗暗发誓:“我柳氏一族,定要在这南洋闯出一片天地!

此牌再现时,当为汉家商埠!”

他命人将柳氏族徽铁牌埋入登陆的礁石之中,仿佛是在向这片土地宣告,大宋的商业力量即将在这里扎根生长。

宣和七年三月,小山港收到了一份密报。

密报中写道:“岳飞、张猛、赵虎领幽州防务,奈何童贯那老贼克扣军饷,士卒们只能食那麸糠,军心不稳呐!”

陈太初得知此事后,心中大怒。

他深知幽州乃大宋北疆之门户,若幽州有失,大宋危矣。

他连夜打开军械库,看着那堆积如山的物资,心中已有了计划。

他命人准备了三百辆偏厢车,在车内暗藏夹层粮袋,每车装米千斤,这是为了缓解幽州士卒的饥饿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