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学究 作品

第121章 宣和七年(第2页)

陈太初看着双鱼符,微微笑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加紧戒备。”

宣和七年腊月初三,一只飞奴带着血书,坠落在琉球的行案之上。

众人围拢过来,只见血书上写道:「金兵破雁门,太上皇禅位太子,太原危矣!」

陈太初看到这血书,心中一紧。

陈太初安置好家人,临行前对着赵明玉说,“此去得数载,好在飞鸽传书可以,待安稳下来,接你们母子回族”

“官人,莫要担心奴家,奴家会将这里照顾好的,赵伯也会帮助奴家的。”赵伯是赵明玉家陪着嫁过来的,除了赵明玉的一些丫鬟,赵伯也是赵府给与赵明玉最后的关照了。

陈太初不再耽误,带领李铁牛与王铁柱,还有一百精壮黑奴,坐船出发,一路无话。

陈太初在小山港,换乘漕船,一路风尘仆仆的赶到汴梁城。

当宋钦宗得知陈太初已经从海外归来,更是喜极而泣,因为这几年,每每都是败仗,让这个没主心骨的皇帝很是害怕,自己老爹为了保命皇帝都不做了,皇位给自己,自己往南跑了。

赵桓看见陈太初回来后,仿佛见到了救星,陈太初蓄起了胡须,给人的感觉十分安心。

宣和七年十二月廿三,陈太初带领一百多人马闯入汴京。

但见城中一片乱象:那童贯竟弃了太原,慌慌张张奔回汴京。

逃跑之时,枢密院的印信掉落于地,他竟连拾起的胆量都没有,只顾着自己逃命。

蔡京呢,蓬头赤足,身上缚着荆条,前来请罪。

他那豪华的府邸,被太学生们砸得一片狼藉,成了白地。

高俅率领着禁军的残部,缩在南薰门死守。

瞧见陈太初身着玄甲前来,竟涕泪交加,赶忙交出兵符,说道:“愿随经略使死战!”

垂拱殿内,钦宗赵桓将天子剑掷于地,对着陈太初说道:“卿可持此剑,斩弃城者之首!”

陈太初手持宝剑,剑指童贯,厉声喝道:“枢密使弃太原于不顾之时,可曾听闻幽州百姓泣血悲嚎之声?”

童贯吓得瘫软如泥,像一滩烂泥般瘫倒在地。

就在此时,殿外忽然传来消息,金兵已然攻破相州!

种师中败了?

朝堂之上,一场激烈的争论正在上演。

李纲捧着《守城录》,极力劝谏道:“当聚集勤王之师,死守汴梁!”

主和派大臣唐恪却嘶吼着:“割让三镇,方可保我大宋宗庙!”

陈太初听了,怒从心头起,劈手夺过议和书,高声问道:“诸公可识得此物?”只见他掌中握着琉球玉米金穗,那金穗色泽夺目,煞是耀眼。

他接着说道:“此穗一岁可产千斤,若播撒于四海,可救活兆民百姓!而尔等——”说着,他将剑锋扫过群臣,“却只晓得割取民脂民膏,去喂养那豺狼虎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