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汴京钱号(第2页)
这简直是点石成金!在座的都是精明至极的商海巨鳄,瞬间就明白了这“青蚨票”划账功能的革命性意义!它解决的不仅是运输风险,更是时间成本和信用担保!沈知节的手指微微颤抖,他仿佛看到了自家庞大的糖酒帝国,资金周转的速度将提升数倍!
“此…此票之便,堪比昔日‘飞钱’!然其信用,全系于银行一身啊!”一位海商行首激动之余,仍存谨慎。
“所以,朝廷占股背书,章程明示天下,存取自由,账目公开,接受御史台及股东代表稽查!”陈太初目光如电,“银行信誉,便是本官的信誉,更是朝廷的信誉!若有差池,本官这颗人头,诸位尽可拿去!”
掷地有声的承诺,配合着陈太初“陈阎王”的赫赫凶名(清君侧时抄家灭门的雷霆手段犹在眼前),瞬间打消了众人最后一丝疑虑。
“漕帮愿入股十万贯!并通告各路分舵,凡银行押运、汇兑之事,皆以最高规格护卫!”罗文远第一个起身表态,漕帮掌握着天下水运命脉,此举至关重要。
“江南糖酒行会,认股十五万贯!并愿说服东南诸路同业,推广‘青蚨票’!”沈知节紧随其后。
“明州海商联合,认股八万贯!愿以海舶担保,开辟海上汇兑!”
……
汴河大街,新匾高悬
仅仅月余,“汴京银行”的巨大匾额便在昔日“汴京钱号”的原址上高高挂起。
门庭若市,车水马龙。格局焕然一新:高阔的柜台以精铁栅栏加固,后面坐着经过紧急培训、拨弄着新式算盘和账册的账房先生。宽阔的大堂分设“存取”、“借贷”、“汇兑”三大区域,皆有专人引导。
存钱的百姓排起了长队,多是些小商户和略有积蓄的市民。
听闻存钱不仅安全,还有利息可拿,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了。
当第一个月息钱真的如数发到一个小布商手中时,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汴梁城的大街小巷。
前来开户存钱的人流几乎踏破了门槛。
借贷的窗口前,则多是些面带焦虑却又看到希望的商人。
一个经营绸缎庄的掌柜,因北方商路刚通,急需资金进货填补空缺,凭着铺子的房契,很快便拿到了低息贷款,激动得连连作揖:“解了燃眉之急!解了燃眉之急啊!陈枢相真是万家生佛!”
最热闹的当属“汇兑”区。来自沧州的盐商,手持一张巨额“青蚨票”,要求划账给明州的供货商。
银行账房仔细核验票据真伪及印鉴密码后,不过盏茶功夫,便在巨大的“飞钱总账”上完成了记录。
“好了,明州那边,您的供货商随时可凭票根去当地分行支取现银,或直接存入其户头。”账房先生的声音平静无波。
那盐商看着手中轻飘飘的纸片,再想想过去押运银车动辄数十护卫、提心吊胆的日子,恍如隔世,喃喃道:“神乎其技…真乃点纸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