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学究 作品

第139章 狼烟又起(第2页)

陈太初眼中寒光一闪,“休怪本官回来,行那更彻底的‘清君侧’!”

李纲紧握令牌,感受着那冰冷的触感,如同接过千钧重担,肃然道:“枢相放心!纲在,朝堂乱不了!定竭尽所能,保后方无虞,粮秣军需,源源不断!”

陈太初点点头,转向赵鼎:“元镇(赵鼎字)!”赵鼎肃立躬身。“冗官裁撤、新粮推广、银行运转、追赃安民事宜,乃固本之策,不可一日懈怠!你持我‘风宪剑’,代天巡狩!”

他解下腰间佩剑,递与赵鼎,“凡有阳奉阴违、阻挠新政、贪墨渎职、鱼肉百姓者——无需弹劾,不必报我!只需将其姓名、罪证、时间、地点,详实记录于‘黑簿’之上!待本官班师之日……”

陈太初的声音陡然变得森寒彻骨,如同北地刮来的刀子风,“便是与这些国之蛀虫、民之蠹贼,一笔一笔算总账之时!让他们也尝尝,什么叫惶惶不可终日!”

赵鼎双手接过那柄象征着生杀予夺的“风宪剑”,只觉得重逾千斤,却也热血沸腾:“下官领命!定以铁笔丹心,为枢相、为朝廷、为天下百姓,记下这本该清算的账!”

九月十五,天高气爽,却已带上了北地特有的肃杀寒意。

汴梁城外,七万禁军精锐(以原高俅带回的南方禁军为骨干,经陈太初整训裁汰后保留的精锐)列成森严方阵。

铠甲鲜明,刀枪如林。

新式燧发枪营的士兵,火枪斜指苍穹,在秋阳下闪烁着冷硬的光泽。

炮营的虎蹲炮、新铸的野战炮,被健壮的骡马牵引着,炮口幽深,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威压。

骑兵虽非主力,但数千骑控弦之士,亦是气势雄浑。

陈太初一身玄色山文甲,外罩猩红战袍,立于临时搭建的点将高台之上。

他身后,一面巨大的“陈”字帅旗与一面“奉天讨逆,收复燕云”的杏黄大纛,在劲风中猎猎作响。

没有冗长的誓词,陈太初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脚下沉默如山的军阵,声音通过特制的铜皮喇叭,清晰地传入每一个士卒耳中:

“将士们!”

“金贼铁蹄,践踏我山河久矣!掳掠我财富,屠戮我子民!年初,我等将他们赶出了汴梁城!今日——”

他猛地拔出腰间佩剑,剑锋直指北方!

“便是我们踏过白沟河,犁庭扫穴,收复幽云十六州,将他们彻底逐出长城,永绝后患之时!”

“此战!不为封侯拜相!只为雪我华夏百年之耻!只为夺回我祖宗之地!只为身后父老妻儿,永享太平!”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最后四句,陈太初几乎是吼出来的,带着金戈铁马的磅礴气势,瞬间点燃了七万将士胸中压抑已久的血性与怒火!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