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彩云之南(第3页)
待到高明量一番“慷慨激昂”过后,他才缓缓放下酒觥,手指无意识地捻了捻衣角褶皱:
“正使持节前来,所颁者乃天子圣意,所察者唯一个‘理’字。若段王果真失德,有负国恩黎庶,朝廷自有公断。然——”
他话锋陡然一转,低沉而清晰,“我大宋向来以仁义治天下,更知‘藩篱稳固,门户不惊’之理。 高氏累世忠勤,控扼南陲要道,辖盐井,御夷狄,安民一方,这些……朝廷并非没有看见。 只要心向天朝,恪守臣节,……总归要留一方 根基,一脉担当 的。 ”
高明量何等人物?那“更知”、“并非没有看见”、“留一方根基,一脉担当”几字入耳,如拨云见日!
他心头那悬着的巨石“咚”地一声落地!眼前这位副使的话,明面听是堂堂正正的朝廷规矩,字缝里透出的却是“保你根本”、甚至“默许你保留实力”的意思!
赵明诚的“册封段氏”是大义名分,眼前这位岳副使的“根基担当”,才是关乎他高氏生存的定心丸!
“将军……真乃洞明世事!言出如山!”高明量难抑激动,再次为岳飞斟满,“我高氏之心,唯天可鉴!绝不敢有负天朝!绝不敢有负将军明示!”
他心领神会,只要名义上还认段氏(或者说认大宋册封的段氏),不公开闹独立,割据滇南、控扼盐道、把持与宋黎州榷场的实际权力,便是岳飞口中那“藩篱”、“根基”、“担当”!至于段正严顶着的王冠有多沉多难戴,那已非他高明量需操心之事!
宴饮在一种心照不宣的沉默与各自煎熬的微妙平衡中结束。
岳飞步出高府时,夜雨如倾,冰凉的雨水浇在脸上,他胸中那股淤积的、被权谋玷污的浊气才稍稍散去。
他抬眼望向漆黑如墨的天空,雨水顺着眉棱滑落,如同无声的泪。
忠君报国的岳飞,第一次亲手将一颗带着血污、名为“权宜平衡”的楔子,钉进了自己的信念之柱。
为枢相谋,为国谋,独不能为己谋!此痛,唯自知!
喜欢宋朝的脊梁请大家收藏:()宋朝的脊梁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