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学究 作品

第173章 北美来人(第3页)

他看着王大郎那粗豪生猛的样子,索性把心一横,推心置腹地恳求道:“你跟他是穿开裆裤的交情!逮着机会,得好好说说他!让他多生几个!实在不行……堂堂相公,纳几房会生养的妾室,天经地义嘛!又不是养不起!朝廷体面也不会有损!这……这开枝散叶,光宗耀祖的大事啊!他可不能光顾着国,把家都给忘了!”

王大郎经历了万里沧溟、金山独镇一方的淬炼,早非当年濮阳渔港那个朴实的青年。他深知老兄弟的拳拳期盼,也更明白如今陈太初背负的是何等家国重担!

他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大白牙,端起桌上粗陶海碗里的茶一饮而尽,豪迈地对陈守拙说道:“老叔!您就把心放肚子里!这事,包在我王大郎身上!您说的对!别说几房妾,我金山那边的娘们儿都知道,好汉得扎根深,树枝才繁茂!等他忙过这阵,我亲自押着他回濮阳祭祖!保证让老陈家坟头上青烟滚滚,子孙满堂!”

这豪爽不羁又透着几分山大王似的粗俗许诺,顿时把陈守拙逗得愁云尽散,笑骂:“你这浑小子!当了几年金山土皇帝,说话也没个把门了!” 然而那份关切与期盼,却实实在在地随着这笑声,注入了汴京上空风云变幻的涡流之中。

夕阳洒满清河,映照着久别重逢的泪光、孩童的嬉闹与远方水泥工坊投下的巨大阴影。王伦凝视着码头上忙碌的宋军新式“青鸾”级炮船,深邃的眼中光芒闪动。

万里之外的“金山总督区”,已成宋民乐土;拓地开疆的硝烟种子,已在王大郎这样的人物骨血中生根发芽。

汴梁皇城内,陈太初立于枢密院窗边,望着南郊方向,嘴角挂着一丝难得的温情笑意,手中捏着的是小山港送来的详细密报——金山铜矿的惊人储量、新式蒸汽提水机的雏形、几种被王伦标注为“高产如神物”的陌生谷物种子图样(玉米、土豆)……他轻轻自语:

“虽然玉米,土豆等作物已经推广,而且收成不错,北方尤其是秦风路、河东路、河北东路、河北西路,都有好的收成,但是这也是王大郎害怕自己海路上有许多风险,以及到达大宋之时,收集的那些种子不能推广,现在给自己补救的,自己也是非常感激的。”

喜欢宋朝的脊梁请大家收藏:()宋朝的脊梁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