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学究 作品

第203章 北固沧海(第3页)

沙盘周围,王禀、李通判等军政要员神色凝重。

“何参议!各城编户进展!”王禀声音沙哑但极有穿透力。

“辽阳城内丁口黄册已登记七成!沈阳府民户堪合册、铁岭卫屯户田契正在连夜抄副!镇北关(黄龙府)屯田堡第一季耕具种子已发放完毕!”

何栗语速极快,手中朱笔飞快地在各地呈报文书上批注,“开原、海州(营口)府库仓廪造册进度稍缓!皆因…本地辽民,言其旧籍多在金国黄册!需重新甄别!”

“甄别?!”李通判急道,“大军合围在即!金国黄册俱已焚毁!如何甄别?当以新册为准!”

“李兄所言极是!”何栗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但若无据而夺其户,必失民心!传令各州府!张贴安民告示:无论其旧属金国、高丽亦或渤海遗民!但无作奸犯科之行!愿受大宋管束编户!皆可依现住地登记造册!三日内赴所在州县府衙申领‘辽东归化户牒’!逾期无牒者,以细作论处!另!急调汴京、燕云流吏三百员,即刻奔赴各地协助核验!”

王禀点头赞许:“甚好!以利导之,以威迫之!双管齐下!”他转身对传令兵,“传令沈阳、开原、铁岭诸驻军!划拨三成辅兵!协助何参议遣出之官差!下乡入户!宣讲新政!强令登记!凡有抗拒造册、隐匿田亩丁口者!无论何人!立刻捕拿押送定边州(会宁)大牢!地方官胆敢阳奉阴违怠慢者——军法从事!”

命令如雷霆般下达。

当夜,数百名文吏在精锐小队的护送下,顶着刺骨夜风策马驰向各个新复州府。

数百面崭新的“大宋辽东布政使司”牌匾连夜悬挂于各府衙大门。

无数印着“大宋新统,安民归化”红印的榜文贴满了尚带硝烟残迹的城门洞与十字路口。

刀锋与笔墨交织的洪流,比前线的大军,更深刻地冲刷着这片古老而桀骜的黑土地,烙印下大宋的印记。

大连的绝地之困,正如同炉火淬铁,将催生一个彻底重构的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