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踏破贺兰山阙(第2页)
五十余骑人困马乏,骨瘦嶙峋的青海骢口鼻喷着白沫,马蹄陷入雨后翻浆的泥泞草原,每一次拔起都耗尽全力。
身后那片曾属于党项王朝的土地,早已被血火与宋军的胜利号角吞没,化为天边一抹不祥的暗红色烟尘。
李仁孝勒住同样沾满泥浆的马,金冠早被他在逃窜时丢弃,散乱的发辫黏在汗污与血痂混合的颈侧。
他身上那件从兴庆府带出的白鹘圆领袍已被荆棘撕扯成条状碎布,露出内里污浊的铁甲衬甲。
他回望来路,南方地平线上仿佛还有岳字帅旗的幻影在灼烧着他的瞳孔。
“殿下…”枢密副使嵬名令洪的声音嘶哑如破锣,一条手臂被流矢贯穿,只用粗麻布潦草捆扎,脓血浸透布条,“追兵…怕是缀上来了!此地唤名‘滚兔岭’,乃鞑靼黑鞑部与契丹耶律氏残部交错之地…再往北…便是瀚海…”他的话语淹没在一阵猛烈的咳嗽里。
“瀚海?”李仁孝眼中燃烧的疯狂骤然被一丝来自极北的寒意刺醒。
瀚海,蒙古人口中的“死亡沙漠”,流沙如沸水,朔风如刀,飞鸟断绝!
那是比宋人的刀更彻底的绝境!“不走了!”他猛地一扯缰绳,座下疲惫的青海骢前蹄腾空,发出一声长嘶!“就在此地!筑垒!建国!”
“建…国?”嵬名令洪与其他残骑面面相觑,以为太子因失国疯癫。
“孤今日!”李仁孝的声音在风中断裂扭曲,却如同垂死恶狼的咆哮:“在这阴山脚下,贺兰龙庭以北八百里!即大夏皇帝位!国号——”
他血红的眼睛扫过这片贫瘠、萧瑟、鬼哭狼嚎的荒原,“白高上国!取…周人不食周粟之义!此地便为临都——‘天授城’!”风裹着尘土劈头盖脸打来,将他的嘶吼刮得七零八落。
几个忠臣挣扎着从破马鞍上滚落,在混杂着牲畜粪便的泥泞草地上艰难跪倒,额头抵在冰冷的泥水里,发出不成调的呜咽嘶喊:“万…万岁…”
六月廿九,未时。
贺兰山阙,平羌关。
平羌关昔日残破的戍堡已被一座雄峻的营盘取代。
岳字帅旗在山风吹拂下猎猎作响,旗下玄甲步卒阵列如林。
几匹快马如电般自西面峡谷冲出!
马蹄刨起的烟尘在山口拉出长长的轨迹。
马上骑士风尘仆仆,未至辕门便滚鞍下马,高举着火漆封裹的加急军报,沙哑的吼声如同裂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