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棋局
靖康六年七月十五,大暑。汴梁皇城,紫宸殿。
冰雕的蟠龙在殿角四座鎏金铜盆中缓缓融化,滴落的水珠在波斯绒毯上洇开深色的暗痕。
殿内却无半分暑气,地龙烧得极旺,混杂着龙涎香与陈年楠木的气息,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躬身肃立的朝臣肩头。
皇帝赵桓端坐于蟠龙金椅之上,一身明黄常服,面色被殿内过旺的炭火熏得微红,眼底却跳跃着一丝难以言喻的、近乎亢奋的光。
“陛下!”礼部尚书朱胜非手捧玉笏,声音带着刻意的庄重与一丝不易察觉的谄媚,“今西贼授首,贺兰归宋!此乃陛下承天景命,德被八荒之征!臣等稽首再拜,伏请陛下…效法古之圣王,择吉壤,营山陵!以彰不世之功,永固大宋基业!”
“臣附议!”太常寺卿紧随其后,语调抑扬顿挫,“《周礼》有云:‘王者制陵,以象山岳’。
昔汉武茂陵,唐宗昭陵,皆于鼎盛之时,敕建万年吉壌!
今陛下武功赫赫,远迈汉唐!
更当早定陵址,以安社稷,以慰祖宗!”
“臣等附议!”殿内近半数的文臣齐声唱和,声浪在空旷的殿宇内回荡,带着一种近乎迫切的拥趸之意。
泰山封禅的喧嚣余温未散,此刻这营建陵寝的提议,如同一块投入深潭的巨石,瞬间搅动了朝堂下无数暗涌的激流!
龙椅之上,赵桓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光滑的扶手,目光扫过阶下,最终落在那道立于文臣班首、始终沉默如渊的玄色身影之上。
秦王、凤阁平章、枢密使陈太初!
他身姿挺拔如松,紫金蟒袍在殿内烛火映照下流淌着沉静的光泽,脸上无悲无喜,深邃的眼眸如同两口古井,倒映着殿内跳跃的烛火,却窥不见丝毫波澜。
“秦王…”赵桓的声音带着一丝刻意放缓的温和,目光却如针般刺向陈太初,“营陵之事,关乎国本,卿…以为如何?”
殿内瞬间死寂!
所有目光,或明或暗,皆如利箭般射向陈太初!
那些附议的文臣眼中,有期待,有试探,更深处则藏着难以言喻的忌惮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幸灾乐祸。
秦王权倾朝野,然此等关乎帝王身后、礼法纲常之事,他若反对,便是僭越!
便是居功自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