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罢相(第2页)
“还有这‘鸣雷’枪的撞针簧片淬火温度…沈主事留下的手册…语焉不详啊!”另一人捶胸顿足。
“废物!一群废物!”新任天工院监正、赵桓心腹太监刘瑾尖利的声音刺破寂静,他甩着拂尘,脸色铁青,“王爷…不!陈太初在时,一日能出三杆新铳!你们倒好!三天!连个屁都憋不出来!要你们何用?!”
角落里,一名须发花白、沉默如石的老匠(原沈括副手)缓缓抬起浑浊的眼。他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一枚温润的龟甲符——那是三日前,一个“暴病身亡”的学徒“遗孀”送来的“抚恤”。
符内暗藏玄机:“嵩阳书院,地字丙库。”
他嘴角勾起一丝微不可察的弧度,随即又垂下头,继续摆弄手中一个毫无用处的齿轮模型。
核心?图纸?沈括、鲁三锤、雷火刘…这些真正能点石成金的名字,连同他们脑中那些足以改天换地的“鬼点子”…早已在半月前那场“瘟疫”与数起“意外坠崖”中…烟消云散!
留下的…不过是些空壳与…永远解不开的死结!
腊月十五,秦王府,听雪轩。
轩外,汴梁城迎来今冬第一场大雪。鹅毛般的雪片无声飘落,将亭台楼阁、虬枝老树尽数裹上素银。
轩内,暖炉烧得通红,松木炭火噼啪作响,空气中弥漫着清冽的梅香与温热的奶香。
陈太初一身半旧的靛青棉袍,未束玉带,闲散地倚在铺着厚厚白虎皮的暖榻上。
他怀中抱着粉雕玉琢的小女儿陈紫玉(阿囡),正用一柄小巧的银刀,细细削着一只通红的苹果。
果皮如螺旋般连绵垂落,露出雪白的果肉。
“爹爹!刀!刀!”紫玉伸出胖乎乎的小手,去抓那柄银刀。
她湛蓝如海的眼眸里满是好奇,金发在炉火映照下流淌着蜂蜜般的光泽。
陈太初微微一笑,手腕轻转,刀锋避开她的小手,将削好的苹果瓣递到她嘴边:“阿囡乖,吃果果。刀…危险。”
“不嘛!要刀!”紫玉嘟着嘴,扭着小身子,目光却瞥向暖榻另一侧——那里,陈太初的长子陈忠和正襟危坐,面前摊开一本《武经总要》,眼神却不时飘向轩外漫天飞雪。
他身旁矮几上,赫然摆放着一柄缩小了数倍、却依旧寒光凛冽的…精钢“燧发手铳”模型!那是陈太初昨日亲手所制。
“哥哥有!”紫玉指着那模型,小脸满是委屈,“阿囡也要!”
陈忠和闻言,立刻拿起模型,献宝似的递到妹妹面前:“阿囡看!这是爹爹给我做的!能打…呃…”他猛地想起父亲叮嘱,硬生生把“铅弹”二字咽了回去,改口道,“能打雪球!”
陈太初失笑,揉了揉儿子刺猬般的短发。
他目光扫过窗外,庭院角落,韩氏侧妃裹着厚厚的貂裘,正含笑看着柳氏所生的幼子陈佑安在雪地里笨拙地堆着雪人。
赵明玉则端着一盏热腾腾的杏仁酪走来,将酪碗放在陈太初手边矮几上,目光复杂地瞥了一眼他怀中撒娇的女儿,又落在儿子手中那柄危险的“玩具”上,欲言又止。
“官人…”赵明玉终是忍不住低声道,“忠和还小…这火器…终究是凶物…”
“凶物?”陈太初用小银叉叉起一块苹果,喂进紫玉嘴里,声音平淡无波,“这世道…何处不凶?深宫高墙之内…未必比刀枪丛林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