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儒道十剑,复杂的关系
儒家究竟是什么主义,这很难说。
有说仁的。
有坚持义的。
诸葛玄看书看了这么多年,也没办法总结的很好。
正如他没法完全正确的总结佛、道的真谛。
在道尊之前的时期,曾有儒门书生提出十个字。
即忠、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
这一理念一度得到很多人赞同,但也有质疑者。
在此基础上,某失去名字记载的炼器师用余生全部时间打造了一套神兵。
该神兵共包含十把剑。
这十把剑颜色各异,造型不同,唯一的共通点是剑格为一个字。
即忠、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等十个字。
史称儒道十剑。
单独拿出来,它们每一把都是七品。
而组合在一起,它们便是八品法宝。
其中的义道之剑曾经还做过道尊在某一时期的佩剑,随她斩杀过许多敌人。
有人曾猜测道尊之所以选择九鼎作为证道神器,正是受了儒道十剑的启发。
多年以来,儒道十剑就没有再重新合在一起的时候,一直流散在七界之中。
而在南之一界,最晚的记录是被并称为儒道三剑的忠道之剑、良道之剑、信道之剑曾在同一时代争辉。
关于此,黑海洞天连提都没被提一下。
可大馨朝却独自拥有着其中的三把剑。
这合理吗?
很不合理!
“你说的儒道三剑是?”诸葛玄问道。
“正是忠道之剑、良道之剑、信道之剑。”陈紫鸢答道。
“他们的主人是谁?”
“忠道之剑为贺强那一脉的圣器,万年以来始终一脉相承,目前在贺强手中。
良道之剑是清王爷无意中所得,当年他曾将其献给皇帝,皇帝没收,赏玩过后又还给了他。
而信道之剑的主人众说纷纭,有说被皇室收藏,有说在王强那里,还有说在慎独学堂,最夸张的说法是被龙皇神朝抢去了。”
据诸葛玄了解,慎独学堂是位于雪龙城的一家历史悠久的儒家学堂,其教出来的学生贯穿了几乎整个大馨朝历史。
据不完全统计,慎独学堂的学生里有一百零九位当过宰辅,三百七十二人当过一部尚书、侍郎,另有近万人做过地方州牧。
换句话说,大馨朝五万多年历史中,平均每五百年就有一个宰辅出自慎独学堂,每一百多年……。
虽然如此,慎独学堂却跟修行不挂钩,里头全是普普通通的读书人。
正因如此,皇家才能容忍他们留存至今,而不是像防范那些修仙势力一样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