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书生 作品

第131章 热干面和火和礼貌(第3页)

好处说完,就该轮到坏处了。

什么都想要,他悟道自然就比人家慢。

明明在神台巅峰许多年,悟道的契机却迟迟未来。

人家是抓住一个点,如火之跃动、水之多变、金之锋芒、土之厚重、木之延伸、阳之刚劲、阴之柔和。

而他是想拿住一整个面,难度自然不同。

人家若是悟火,只悟火之一点,而后成燎原之势,逐步加深。

这叫追求深度。

而他悟火,却是恨不得把火的特点都给开发到极致,研究来研究去,火还是那朵火,只不过更加立体。

广度。

看似他这样很蠢笨。

实则也不然。

因为第八境·道宫境后面还有一个第九境·清净境。

清净境以清净为名,自然是要修士心清神静。

但要想达成这一程度谈何容易!

清净也不是啥都不管,啥都不学。

事实上,道宫境时悟的法则只是道的一点。

而到了清净境,则要悟道之一面。

换句话说,因为但凡能抓住的什么都想抓住的个性,诸葛玄相当于是在连着清净境一起修炼。

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深度?

造成的结果是,于第八境修士而言,他有广度却没有深度。

而于第九境修士而言,他广博明智,有深度,但深度不够。

因为第七境之后几乎没有修炼方式,大家各行其道,诸葛玄起初根本不知道自己走上了专本套读的路。

直到潜心悟道的第一百年,他这才有所察觉。

彼时的他可谓心清神静。

想转换思路却已经晚了。

他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好在他是成功了。

就在吃到热干面的那一刻,他补齐了现阶段所能想到的关于火之法则的最后一块拼图。

于是他的元神不再追求处于封闭状态,瞬间与识神重新接洽。

这才有了姜黄听到的那句言语。

同一时间,诸葛玄的元神接收了识神这三百多年的一切记忆。

“都过去这么久了啊。”

“这下别说馒头,连明媚都早没了。”

“两个皇甫天玑、陈紫鸢、天一和尚等故人搞不好也都不在了。”

喜欢长生路漫漫,吾上下求索请大家收藏:()长生路漫漫,吾上下求索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