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静北侯(第3页)

听之前的朝臣:? ????……

听完之后的朝臣:〣( oΔo )〣

这怎么又来一桩谋逆案!

难不成今年景元流年不顺?

朝臣们大受震惊,但好在反应很快。

“皇上,逆党该诛!”

“皇上,臣请下令调军前往延州平叛!”

“皇上,谋逆之罪不可恕,臣请发兵将靖江王一脉捉拿归案!”

景元现如今对待战事的态度早就不像以前那样,能拖就拖。

现如今,景元不说人强马壮,收拾个逆贼还是没问题的。

这可是现成的立功机会,不上才是傻子。

德宗很满意,至少这次朝臣们的决定和他保持了一致。

君臣商量一番,很快定下章程,由国都所徐常在为游骑将军,领京卫三千驰援延州。

至于为什么只有三千,嗯,其实三千都不用,延州靠近边关,边关成军最少也有一万人。

更何况延州附近州县也皆有军兵囤处,京卫这三千不过是送去镀个金,以免朝臣众人心下不满皇太女独揽功劳而已。

至于为什么由徐常在领军,那就不得不说静北侯也就是徐常在他爹太给力了。

静北侯是世袭的侯爵,祖上靠着战功封侯,后辈也多以军功晋升,偏偏到了这一代的静北侯出了岔子,这位他从商去了。

这件事当时还成了景元大街小巷的茶余饭后的谈资,引起了相当一段时间的热烈讨论。

静北侯也是个果决的,当官不让从商,那他就不当官了,巴巴的辞了官职开始做买卖。(这里设定是,从商者不得为官,但缴纳一笔丰厚的银钱后,子嗣还是可以入官场为官的,但得通过科举)

做的买卖也相当成功,如今景元水运航道百分之八十都握在静北侯手中。

再加上容小小当时开通商道,静北侯看准时机也插了一脚,资金积累的更是丰厚。

时间长了,静北侯府的豪奢也丝毫不差,可大家都知道对方是怎么发家的,也没有人对此说些什么。

此次徐常在拔得头筹,就是因为静北侯献上了手里七成的水运航道,相当于他用手里七成的资产为他儿子铺就了一条通天大路。

从此以后,那上交的水运航道全部由朝廷接手,只要算算其中可能得到的利益,户部侍郎就能笑着从梦里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