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保举官(第2页)

边军们一愣,随后目光森然的看向门口。

门外,一个中年人缓缓走近。

“蔚县县丞杭一为参见太女殿下,愿太女殿下安康。”

容小小将茶碗推到一边,红唇微启。

“本宫知道,你在城外介绍过。”

杭一为一愣,似乎没想到容小小会这样应答。

“时间有限。”容小小嫌弃的看了看布满污渍的桌面,“本宫不在乎你有什么目的,但本宫要蔚县回到规制之中,成了你就是蔚县下一任县令,明白本宫的意思吗?”

杭一为眼底骤然射出精光,心下那磅礴的野心瞬间高涨。

杭一为咽了咽口水,声音干涩且颤抖。

“太女殿下,臣是保举官,担任县令或许会为朝廷不允。”

保举官是景元特有的一种官职,景元太祖以山匪的身份成事,对平衡朝堂,权谋之事所知甚少,又不乐意跟那些谋士低头请教,干脆就让推行了保举官这一官职。

保举官是原是秀才之身,因为科举不利,在缴纳一定银钱后,并有当地县令及耆老作保,所属宗族七位族老作保,就能以秀才之身进入官衙工作。

此举看起来容易,实际上从景元开国至今,保举官不过寥寥数几。

光是缴纳银钱就足以让大部分秀才退步,更何况之后的县令及耆老作保。

能当上一地县令之人都是正规科举出身,自然看不上以银钱跻身的保举官。

耆老则是当地德高望重的老者才能被称为耆老,这种老者看透世事,轻易不被银钱所迷惑。

宗族七位族老担保更是将全族性命压在一人之身,考量之下有几家宗族敢如此做。

景元开国之初,保举官还算不少,那时候景元刚经过战乱,休养生息时浑水摸鱼者数不胜数。

等到景元国祚稳定之后,对保举官的审查严之又严,保举官的数额变得稀少,在德宗父皇和祖父上任期间,达到了赤字。

保举官虽被朝廷所承认,却不被朝臣接受,保举官最高也就只能做到一地县丞而已,杭一为以保举官晋升,官途已经走到头了。

容小小曾经看过景元太祖时期的种种律法规定,简而言之一句话就能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