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不了约 作品
第97章 提督京营总兵官,挂征虏大将军印(第2页)
孙传庭连连称是,说道:“皆我三晋同乡,见其遭难,我等安能坐视不理?况且亦无需长久豢养,与彼等饭食之际,便可使做工修缮城池。待驱退北虏,其家乡安宁之后,再遣返原籍便了。”
两日后,孙传庭带走了自己的两个儿子,还从镇武卫顺走了几百青壮,而后继续北上。
离开代州城还不到一个时辰,就有斥候匆匆来报:“大人,前方发现了北虏的精锐铁骑,不下万人!!!”
宣府镇距离北京仅仅三百里,驿骑飞递,一昼夜可以做到军情往返。
林丹汗虽然在政治和战略方面是个白痴,但在军事方面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毕竟他内斗是斗赢了的,如果不是建奴插手,他未必不能一统草原。他率领大军异行宣府的行为,确实给大明朝廷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由于距离近,朱由检没有再选派新的宣大总督,直接让朱燮元坐镇兵部负责调兵遣将,至于具体的战役指挥,就交给战场上的总兵,微操是万万要不得的。
宣府的消息可以畅通无阻地传递到京师,朝廷方面了解到的消息是:宣府骑兵支援大同,还未抵达便遇上了北虏的精锐骑兵,双方厮杀一番互有胜负,因为害怕被敌军包围,宣府骑兵只能撤回。二月二十五日,北虏五千骑抵达宣化府城下,驱使百姓攻城,总兵侯世禄率军出城迎战,抢回百姓一千余,折损战兵五百。然而更多的百姓却是死在了双方的箭羽和枪炮之下,宣化城下尸积如山,血流漂橹,俨然化作人间炼狱。
三月三日,林丹汗率领大军与北虏先锋汇合,将各地劫掠的部众全部聚集到宣府,猬集了四万大军包围了宣化城。
不过宣化城的情况比大同要好上许多:一个是距离京师近,比较受到重视;还有宣大总督王象乾长期驻守宣府,潜心经营,所以宣化城暂时没有沦陷的危险。
但是宣府镇的辖区范围很大,宣化城被围困之后,北虏又打算复刻在大同的举动,包围主城池,然后劫掠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