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我是你耶耶!阿巴泰你这个婢生的老奴的杂种(第3页)
赵率教皱眉道:“朝廷命黄龙从辽东出兵,断其后路,但黄龙军尚在集结,恐难以及时赶到。”
“黄龙若不能及时出兵,便只能靠我们守住山海关。”周竹宜语气坚定,“只要守住三日,黄龙必至,届时前后夹击,可破毛文龙。”
赵率教点头:“末将愿死守山海关,但周将军所率骑兵五千,若仅守城,未免浪费兵力。不如分兵一部,出城迎敌,以牵制毛文龙军。”
周竹宜略一思索,道:“将军所言有理。末将可率三千骑兵,出城设伏,待毛文龙主力靠近,便出其不意,袭其侧翼。”
赵率教大喜:“如此甚好。末将愿率两千步兵,于城外设防,与周将军互为犄角。”
计议已定,二人当即分兵布防。
两日后,毛文龙大军果然逼近山海关。
其前锋为东江镇精锐“铁山军”,由副将陈继盛统领,兵锋锐利,士气高昂。陈继盛奉命先行试探山海关守军虚实,若明军防守薄弱,便可一鼓作气攻下关隘。
当夜,铁山军抵达山海关外围,陈继盛下令扎营,准备次日攻城。
然而,他尚未安营扎寨,便听闻山海关方向杀声震天,周竹宜亲率三千骑兵,自关内杀出,直扑铁山军营地。
“敌军夜袭!”陈继盛大惊,连忙组织抵抗。
然而,明军骑兵突袭,铁山军猝不及防,阵脚大乱。周竹宜趁势冲杀,斩敌数百,焚毁敌军粮草,重创铁山军。
陈继盛狼狈逃回中军,向毛文龙禀报战况。
“周竹宜竟敢夜袭?”毛文龙眉头微皱,“看来山海关守军已有准备。”
幕僚劝道:“将军,明军既有防备,我军若强攻,恐损失惨重。不如暂缓攻势,待黄龙军动向明朗,再作决断。”
毛文龙沉思片刻,道:“黄龙若真出兵,必从辽东而来,我军可派斥候沿途设伏,监视其动向。至于山海关,暂且围而不攻,待建奴攻破京城,山海关自会不战而降。”
于是,毛文龙下令暂缓攻城,仅以一部兵力围困山海关,主力则于宁远一带
驻扎,静观其变。
与此同时,辽东总兵黄龙终于率军出征。
他自辽东出发,率一万五千精兵,沿辽东海岸南下,意图切断毛文龙退路。黄龙深知此战关系重大,若不能及时截断毛文龙南下之路,使其占据山海关,后果不堪设想。
他一面派出斥候沿途打探敌军动向,一面命前锋先行,抢占辽东沿海要道,以防毛文龙撤回东江镇。
数日后,斥候回报:“毛文龙大军已至宁远,与山海关守军交战,但未强攻,仅以一部围困,主力驻扎宁远。”
黄龙闻言,心中稍定:“毛文龙仍在观望,尚未下定决心。我军必须加快行军,尽快抵达宁远,断其退路。”
于是,黄龙下令全军加速行军,直扑宁远。
与此同时,皇太极已得知毛文龙南下,并与努尔哈赤旧部达成初步联盟,心中大喜,遂下令集结大军,准备再度攻京。
“此次,我军主力将直扑京城,逼迫明军决战。”皇太极目光冷峻,“若毛文龙能占据山海关,切断明军退路,则京城必破。”
建奴大军再度集结,京城风雨欲来。
而此时的朱由检,正站在乾清宫高处,望着京城城墙外的敌军营地,心中百感交集。
“天佑大明”他低声喃喃,眼中闪过一抹坚定。
“朕,绝不会让大明亡于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