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战术大反攻,建奴消消乐!
宛平没有城,宛平县署在京师,是北京直属县之一。,k-a′k.a-x`s.w^.!c+o.m,作为北京的西南门户、北京城的大后方,明廷一开始并没有考虑到卢沟桥的防守问题。要知道,大明的边疆最初在开平、在万全都司,边疆距离北京上千里,而北京只是一个后
第五日清晨,天色未明,京师各门已严阵以待。昨夜一战虽胜,但建奴主力并未彻底溃退,而是退守良乡,重整旗鼓。房勤炎深知,皇太极绝不会就此罢休,下一次进攻,将更为凶猛。
德胜门城楼上,赵率教披甲立于城头,目光凝重地望着南方烟尘滚滚的方向。
“大人,斥候刚刚回报,敌军主力已自良乡出发,预计半日内便可抵达京师城外。”赵率教低声禀报。
房勤炎点头,神色平静:“来得比我预料得更快。”
赵率教皱眉:“此战敌军必倾尽全力,我军连战两日,士卒疲惫,恐难久战。”
房勤炎沉声道:“京师已无退路。此战,若不胜,便是亡国。”
赵率教默然片刻,终是抱拳:“末将愿随大人死战到底。”
房勤炎转身,望向城内,只见百姓纷纷闭门不出,街道冷清,唯有军士穿梭其间,搬运军械、加固城防。
“传我军令,命各门守军严守岗位,不得擅动。”房勤炎下令,“另派传令兵前往兵部,催促粮草调度,务必在两个时辰内完成今日补给。”
赵率教应声而去。
房勤炎独自立于城楼高处,远眺南方,心中思绪万千。皇太极虽败,但其统兵之能,仍不容小觑。此番卷土重来,必是带着破城之志。
“此战,我必须胜。”他低声自语。
就在此时,一名斥候飞马而来,满脸惊慌:“大人!敌军前锋已至卢沟桥,正与我军交战!”
房勤炎神色一凝:“来得好快。”
他立即下令:“命辽东军派出五百精骑,前往卢沟桥增援,务必拖延敌军前锋,为我军争取时间。”
“是!”传令兵飞马而出。
赵率教匆匆赶来:“大人,敌军来势汹汹,我军若不能在城外设伏,恐难抵挡。”
房勤炎沉吟片刻,道:“敌军此番必是想以骑兵冲锋,直扑城门。我军若死守城墙,恐难御敌。唯有在城外设伏,方可一搏。”
赵率教皱眉:“但敌军战力强悍,我军若出城,恐遭围歼。”
房勤炎目光坚定:“若不出城,待敌军合围,我军便成瓮中之鳖。唯有主动出击,方能打破敌军节奏,夺回战场主动权。”
赵率教沉默片刻,终是点头:“好,末将遵命。”
当夜,房勤炎召集诸将,于德胜门下议事。
“明日一战,关乎京师存亡。”房勤炎环视诸将,沉声道,“敌军主力尚未完全集结,此时出击,可打其措手不及。辽东军为前锋,直扑敌军中军,我军主力随后掩杀,务求一击破敌。”
赵率教皱眉:“敌军战力强悍,若不能一击破敌,我军恐遭反噬。”
房勤炎道:“此战若胜,敌军将陷入混乱,我军便可趁势追击,迫其退兵。若败,我军亦可迅速回城,依托城墙再战。”
诸将皆沉默不语,最终皆点头应命。
次日辰时,辽东军五千精锐整装出城,房勤炎亲率三千亲兵为后军,赵率教率京营守城,以防敌军偷袭。!q_i_x′i^a.o-s!h~u\o`..c,o¢m+
大军出城,直扑敌军大营。皇太极早已得报,冷笑一声:“房勤炎果然沉不住气,竟敢出城野战,此乃天赐良机。”
多尔衮道:“父汗,我军可设伏兵于两翼,待其深入,一举围歼。”
皇太极点头:“正合我意。”
辽东军一路疾进,直抵敌军大营前五里,敌军果然未作抵抗,缓缓后撤。
“敌军退了!”辽东军将士士气大振,纷纷请战。
房勤炎却神色凝重:“敌军退得太过从容,必有埋伏。”
他当即下令:“全军戒备,不得轻进。”
话音未落,两翼突然杀声震天,多尔衮与阿济格各率五千骑兵冲出,将辽东军团团围住。
“果然中计!”房勤炎咬牙,“传我军令,结阵固守,等待后军接应!”
辽东军迅速结阵,长枪如林,弓箭手与火铳手齐发,敌军骑兵虽猛,却难以突破阵型。
战斗瞬间进入白热化,喊杀声震天,血流成河。
房勤炎见敌军主力已出,当即下令:“全军出击,杀敌!”
亲
兵三千如猛虎下山,直扑敌军中军。
皇太极见状,冷笑一声:“房勤炎果然勇猛,可惜今日,你便要命丧于此!”
他亲自率军迎战,双方主力正面碰撞,战况惨烈至极。
赵率教在城头远远望见,急道:“敌军主力已出,我军若不出战,房大人恐有危险!”
他当即下令:“开城门,京营出击!”
三千京营士卒虽战力不强,但此刻士气高昂,如潮水般涌出城门,直扑敌军侧翼。
敌军未曾料到京营竟敢出击,阵型顿时大乱。
房勤炎见状,大喝:“全军冲锋,杀敌!”
辽东军、京营两路夹击,敌军顿时陷入混乱,多尔衮、阿济格皆被冲散,皇太极亦被逼退。